唐三彩釉色浅析


来源:中国色彩网     责编:   阅读:13533 发表时间:2012/1/6 16:11:59   字体:【大】【中】【小】


        其次, 色彩绚丽唐三彩的形成主要在于色釉的配制上。 唐三彩釉是用含有铜(釉为绿色)、铁(赭黄色)、锰(紫色)、钴(蓝色)、锑(浅黄)等作釉料着色剂。如果要绿色,就在釉里加入百分之三的铜,若要蓝色就加入同量的钴蓝,若要黄色就在釉里就在釉里加入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的铁,一旦加入的氧化铁高达百分之六以上釉就出现茶色或深咖啡色,铁含量在继续增加,釉就会出现黑斑了,这些金属氧化物在釉中着色的稳定性,通常是百分之百的。一件三彩陶上常同时施不同釉料着色剂,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这就告诉我们,为什么唐三彩给我们的感觉,总是那么明艳动人而且流畅自然了。同时在此要说明的是三彩是多彩的意思,而并不是只有三种彩而已。再者,唐三彩的多彩效果的产生也要求施釉方法又所突破。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红、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然后在高温下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


图2

(图2)但是,三彩釉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在熔融时的流动性很大。通常如果施釉不够丰厚,由于烧成时的坯体吸收以及部分的烧失,而使得作品出窑时显得釉面干燥无趣。要得到明亮活泼的釉色,惟一的法子就是加厚釉料,而釉一加厚就必然的会有垂流现象,所以不论是多华丽的唐三彩,总不会在人佣脸上施釉,因为那种结果若不是泪流满脸也是面目模糊。(图3)


图3

        最后,唐三彩在烧制上采用二次烧成法。从河南巩义县窑的发掘,由于有大量素烧坯的出土,使我们知道三彩器是二次烧成的。首先使用白色粘土作胎,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经过冷却,再于胎上绘以各种较低温的铅釉釉料入窑进行釉烧。其釉烧的烧成温度为850-950℃。如此一方面可以加大胎的强度,同时也可以减少烧成后釉面的龟裂。在烘制过程中,器物上同时使用的多种釉色发生化学变化,其釉色互相渗化,部分颜色发生变化并产生新色,色釉浓淡变化、斑驳淋漓、互相浸润。相互辉映中,色彩自然协调,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效果。(图4)铅的熔点低,所以唐三彩釉的烧成温度也低,加上胎质松脆,致使器物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所以唐三彩主要用于随葬,即冥器和俑。

返回】 【关闭

导读: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西色彩设计科学研究院.盗版必究
地址:中国杭州学院路50号 E-mail:chinacolour@126.com
Tel:086-0571-88272932 Fax:086-0571-28822802
常年法律顾问:林律师 史伟峰
浙ICP备160476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