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一事终于尘埃落定,中国城市北京联合张家口正式成为2022年国际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中国首都北京成为历史上首个同时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并且,随着中国城市成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东亚地区在短短四年里已经连续举办三场奥运会,更是打破了国际奥委会的惯例。在这一举国欢庆的时刻,与申冬奥同样备受设计圈人士关注的还有本次中国冬奥会申办标志的主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林存真。
冬奥标志背后的故事
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标志由林存真带队设计
参与本次申奥标志设计的由林存真带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学生设计团队,最初选择了很多方向进行设计,在后续完善过程中共同讨论推敲,在不同的方向和定位下尝试,逐步确定了以中国汉字书法的“冬”结合冬季运动人物动态的设计。
冬奥标志设计期间
V(Visual China):大众在看到这个标志的第一时间最关心的是这个标志最初的设计灵感,您能否介绍一下?包括在设计期间参考了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或者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形成最终的设计?
林存真:这个标志参考最多的就是中国文化和书法元素。我们设计的冬奥标志主体采用了中国书法“冬”字与运动人形的结合,第一层当然首先包含了冬奥会的含义,中文字体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其次冬奥会的主要运动项目分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两大类,这个标志从造型上模仿了一个在滑冰或滑雪的人。
在字体的选择上,我们找了大量书法资料,其中包括中国书法史上名家的字体。但是大部分“冬”字都是在一定的篇章里,带有自己的行气,单独拿出来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太合适。我们也请了中央美院的邱振中教授写了几个“冬”字。从古今的许多书法“冬”字中,调整结合图形中,最终做到气韵相合。
但是冬奥会毕竟是一个国际赛事,标志设计主体一定要考虑到其国际化含义和信息传播层面的影响力,看不懂中文的人也能感受的冬季运动的特征。因此,标志中人体运动形态的体现以及人物动态与字体的结合就显得格外重要。
冬奥会项目主要分为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两种大类,因此标志人物的姿势和动态既要融合这两种运动项目的人体动态特征,又要与“冬”字呼应。我们在设计时对这个人形进行了大大小小上百次修改,即既要在这个形象中同时抽象体现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又要保证两类项目不互相涵盖;即既要抽象,保证其国际化,又要加入相对具象元素,保证信息传达的准确、彻底。
我们的设计团队设计这一标志时除了考虑常规整体造型、颜色、结构等方面的因素外,还要对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的人体造型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考虑人体运动力学、运动装备等等的因素。
竹林掩映 内有乾坤
V:您希望这个标志传递出怎样的理念?
林存真:我个人特别希望通过这个标志传达中国文化的概念,希望它能成为一个窗口,让更多人透过这个标志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外国人看到这个标志,可以使他们先了解中文书法,继而再引出后面一些中国文化性的内容。
V:您设计的冬奥申办标志在系统运用时会作何调整?
林存真:冬奥申办标志的系统运用肯定逃不开对运动的表达。这个标志的运用肯定是在某些特定环境中要表达跟环境贴切的概念,所以对冰、雪、滑道和运动动态、曲线等等的表达都有一套可拓展的系统。落实到具体运用中,书法可能只是在一般的图形层面上体现标志及相关概念,实际运用中更多的可能要回归到运动上,甚至环境的表达上。所以在后期系统运用中,我们可能会根据要传递的不同信息对这个标志进行相应的调整。
V:您作为冬奥会申办标志的主要设计者,申冬奥成功后您有何感想?
林存真:申冬奥成功是一件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动的事。不过对我个人而言,冬奥会申办标志设计已经是一年前的项目, 7月31日申冬奥成功时我的激动更多的是为这个国家性事件的成功感到高兴。我作为设计师最激动的时候应该是2014年3月份我设计的这一标志被中国奥委会采用的那个瞬间。
据林存真介绍,冬奥标志征集工作开始后,一些优秀设计师纷纷发挥创意设计最能代表中国体育精神和悠久文化的标志。林存真率领团队与其他设计师的作品从最初创意到入选经过了国家各层级的层层筛选。标志筛选程序大概要经过奥申委委托奥运专家团、组委会、执委会、北京市委、市委常委、国务院……直到递交到国家最高领导人手中。整个过程还伴随设计师根据领导意见进行图形及阐述方式等方面的无数次修改调整。
而林存真团队从春节期间接到设计任务到最终确定结果前后总计不超过三个月,真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整个过程繁复紧张,时间虽不算十分漫长,但是全过程所有参与者均是全身心投入,是一个百分百消耗的过程。
V:申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性的体育事件,那么从国家政府和领导人方面对于冬奥申办标志的设计有没有特殊的要求?
林存真:有。一个标志首先要有美感。其次,对于中国人来讲,“冬”字的识别性和含义当然不难,但是奥运会是一个国际性的事件,所以要考虑不懂中文的受众的理解方式,因此运动形态的体现就尤为重要。我们在设计时参考了北京市常委会等各方意见,保证了标志的国际化和高理解性。
另一个来自官方的特殊要求是:标志最好体现奥运五环的五种颜色。
设计师在直面各方针锋相对的极端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设计的专业要求。
谈到这里林存真坦言官方的某些要求也成了林存真未能解决的遗憾,她自称为是“对于这个项目永远的痛”。面对硬性要求,林存真也做了最大的努力和尝试,按照她的说法,设计师面对客观不可改的要求,能做到的只有“合理化”。冬奥标志的人形下方有一个黑色笔触,就是为迎合奥运五环的颜色加入的,林存真将其化作书法的飞白,同时赋予其滑道的造型含义,让这一黑色笔触尽量合理化。
工作中的林存真
自我要求高于甲方要求——设计师应有的任性
采访中林存真教授还向视觉ME讲述了一个关于这次冬奥标志设计不为外人了解的小故事: 由于冬奥申办标志的设计时间很紧,在最终经过了习主席的确认后,作为主设计师的林存真仍然觉得有些细节还有完善空间,就又向组委会争取对标志的修改和调整。无论是在何种
项目中,要想对甲方确认后的作品进行任何修改,即便是最细微的改变,都是十分冒险的,何况是这样一个国家层面的动作,哪怕是最微小的调整,都需要极大的胆识和魄力,以及对自己专业的自信。但是,林存真再一次坚守设计师的专业心和责任感,在征得官方默许后对标志进行了微调,对图形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林存真说,“并不是说甲方确定的作品就是最完美的,而是应该站在设计师的专业角度客观看待作品。如果当时没有坚持,等标志广泛传播后再想修改就更困难了。”
在这次与国家层面的“甲方”合作中,林存真坚持了自己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
冬奥标志设计工作照
V:在您以往的工作经历中,包括此次冬奥标志的设计过程中,有没有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或者挫败的经历?
林存真:挫折都忘了。
V:有印象特别深刻的吗?无论是来自甲方的要求或者您自己的要求。
林存真:如果甲方要求特别不合理我就不干了。
V:这么任性?
林存真:对。因为我觉得设计是一个很苦的行业,设计师本来就挺苦的,需要分析,思考,需要前期非常多的调查、研究,才能有具体的形态出现。设计师不仅要管理前端的部分,还得管后端呈现的部分。工作环境已经这么辛苦,如果不能让自己快乐工作就真的太痛苦了。我没有业务人员,好多项目都是朋友介绍或者主动找来的。一般我都会先和对方聊,保证大家统一在一个思想平台上,再进一步做项目。如果双方不在一个互相理解理念的前提上,我基本上不会去做这个工作。
我提倡的“做设计”不是说团队其他成员都商量好了才把所有的东西堆给设计师让设计师做最终的呈现,而是设计师从策划阶段就参与其中。设计工作中设计思维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要和最核心策划结合在一起的,设计思维是最能体现核心理念的。所以我认为,设计师和甲方在共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应该是合作性的工作关系,而不是甲乙方是指挥与被动的关系。所以我的工作中如果能与对方达成这层共识,能够互相尊重,就合作,否则就算了。
每个设计师都应该有这样的任性。
林存真工作室内景
V:能够自由选择其实已经比大多数设计师幸福太多了。
林存真:因为我的要求不高,不要求挣那么多钱。
V:可是还是有设计师在商业和金钱中权衡挣扎,很多设计师不免在抱怨甲方、抱怨客户,既放不下钱,也放不下自己的专业眼光,特别辛苦。
林存真:纠结永远是自己的纠结,甲方一点都不纠结。设计行业算是新兴行业,行业历史并不悠久,我相信这个行业进行到一定程度后会调整出应有的状态,会日趋完善。对于现在的设计师,最重要的是要摆好自己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工作方式。
还有一些设计师在这样的环境中走向另一个纯自我的极端,不允许他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不许甲方提意见,这也不对。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纯艺术性工作,而是一个社会性工作,甲方作为设计成果的使用者当然有权提出意见。设计师如果是站在一个很强有力的结论上坚持自我完全没有问题,但不能特别单纯性的自我。
V:您之前的项目如果遇到比较不那么积极的评价,您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的?
林存真:一般设计师做一个项目可能70%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项目研究和设计逻辑上,这一部分通常是外界看不到的。外界能看到的只有最后呈现出的最终作品,但是作品的呈现在设计师全部工作中占比相对小。大众对于作品的不完全了解可能会导致不中肯评价。
所以对于外界不积极的评价,我首先要看他们的意见在哪里,如果是在理解了项目以后提出的正确意见,该接受还是要接受。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评论者了解了背景、设计过程和设计要求后提出的意见,有道理的就应该接受,以后你在这个程度上再改,再接受,但是如果没有道理的话,看看就算了。
正是因为对设计师的难处有切身体会,在日常教学时,林存真也会向学生们传递正确的艺术品评态度:单独看一个作品可能不太理解其背后的背景和故事,所以我建议我的学生在看待和评论一个设计作品时,首先抛开个人好恶,充分了解背景,尝试理解,之后再决定其优劣。从学习的角度看,只有在了解了某个作品完整的思维过程,找到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方面,才得其精髓。
林存真工作室内景
从主编到学生——归零的勇气和魄力
林存真是北京印刷学院设计系装潢专业91级学生,是设计专业少有的理科生,1995年毕业后进入新闻出版总署工作。接触社会后发现当时的中国缺少一本优秀的设计杂志,林存真和钱竹凭一腔热忱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热情着手筹备,带着那个年代的青年特有的气魄,以及对国家和行业的抱负,历时一年半创办了《艺术与设计》杂志。
回忆起当初一无所有骑着自行车跑关系、拉赞助、写稿子、排版、联系印刷厂的日子,林存真脸上仍洋溢笑意。
林存真:当时真是全情投入,没有任何杂念,那时中国设计圈内的人物陈绍华、余炳楠、吕敬人、谭平、肖勇等人被我们的热情打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我们从1996年开始策划,折腾了将近一年半,1997年5月第一期《艺术与设计》问世。我们就这样坚持做下来就这样
一直到1999年,我们的杂志发行到第八期,已经开始盈利了。当时的出版社也初具规模,有十几个同事。也就在那一年,我选择离开《艺术与设计》。
1999年的林存真时年25岁,正值大好青春的她已经是《艺术与设计》杂志的副主编,积累的社会经验和获得的社会地位亦非同辈所及。当时放眼全中国,出版署直属的期刊中没有一个副主编是25岁的年轻女孩子,按照她当时的条件,继续留在国内前途无限光明,周围很多人都不支持她出国。但是林存真令人敬佩的地方就在于,她不止有成事的勇气和魄力,更有难能可贵的自我认知。
林存真:我相信所有经历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办杂志是最好的安排,有天时地利,后来离开杂志也是最好的安排。就在办杂志的过程中,我认识了我的导师,才有了后来去德国深造的机缘。
在做杂志的过程中就觉得之前学到知识在现实应用过程中不够,我慢慢发觉自己不能胜任杂志的工作,不能为杂志提供更新、更好的内容和资源。所以,我就把一切归零去了德国。
林存真的的胆识和魄力体现在各个层面,初出茅庐创办杂志是勇气和魄力的体验,后来放弃主编的身份和大好前途归零深造,更需要寻常人难有的魄力、见识。
林存真工作室内景
修为中国文化——设计师当务之急
林存真从中国式教育突然进入到德式教育环境,刚开始的艰辛挫败可以想见,但是困境再次激发了她敢拼的魄力和不服输的韧性,后来的效果自不必说,这里只从一个细节即可窥见一二:去德国留学之初林存真德语基础为零,刚开始上课要靠同桌实时翻译,仅仅半年后她就德语无压力。就这样拼了三年多,回国后至今在央美任教。
林存真工作室内景
V: 您在德国学习的经历最大的收货是什么?
林存真: 在德国,真正的收获主要有两个,一是学会真正的思考,第二就是让我有机会真正认识中国文化。
先说第一点,思考。国内大部分设计教育都是老师领着学生做,但是德国教育中老师只提供方向,学生需要在老师给出的方向上深化,最终的反馈要在思考过后超越老师的要求。
第二,真正认识中国文化。在德国上学期间我才开始真正迫切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因为在国外无数人会问你有关中国文化的东西,作为中国人,如果答不上来会觉得很丢人。然后我做作业、设计作品也都做跟中国文化相关的东西,以要展示自己和中华文化。海外留学经
历迅速激发我探寻中国文化的想法,回国后就将这种动力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真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进入到这个宝库里,真正认识、了解到中华文化的瑰丽和价值。中国文化也许不能马上反应到作品中,不能很快给设计师回馈,但真的投入后得到的是远比你投入要多得多的回报,无论是对个人的成长、
修养还有专业上的发展都是回报无穷的。
V:有好多设计专业学生反应,相比于英文或者西文字体,中文字体在设计上的局限性和难度相对大,您对此如何看?
林存真:我只能说中文字体和西文字体是两种设计方法,其实中文字体也能设计得很好看,只是难度大一些。西文字体构成关系相对简单,容易组织,易于形式化、形象化,也易于接受。中国文化深邃,中文字体的难度和构成关系相对复杂,对设计师自身素质要求较高,要求设计师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于刚接触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比较困难。但是如果设计师足够了解中国文化和中文字体,积累一定经验,中文字体的可塑性是非常的大,能提供给设计师无限可能性,美感也很强。
现在好多设计师觉得中文字体设计难,主要是因为虽然生活在中国,但是接受了太多西方影响,文化环境已经不是纯中国的,设计师们日常都不关注书法,不看中国文学,不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当然很难做出优秀的中文字体设计。
如果设计师没认识到这一点,不抓紧修为中国文化之根,要做中国设计只能是口号,仅凭一两代设计师喊口号是很难真正做出中国设计的。
V:即便是设计师这一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深入了,设计出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作品,但是如果像您说的大众没有生活在中国文化环境里,恐怕在理解设计师作品时会有断层。
林存真:设计师不能因噎废食,总不能因为优秀作品无人赏识就转而做次等品。设计师要有一定的责任,要引领大众的审美和意识,要相信好的东西会起作用。所以,设计师的作品要始终高于大众理解。
V:在现在国际化的大趋势下,您觉得中国设计师应该怎么样弘扬传统文化,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林存真:首先,设计师要爱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艰深,有时候甚至枯燥,没有热爱很难有动力钻研。其次,踏实学习,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源流和传承,看每个时期优秀作品,从中学习,再表现到自己的设计里。
现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大环境提倡文化,这样的环境对于弘扬中国文化是有益的。但是贯彻中华文化的弘扬应该有更好的实施措施,不能流于形式。
好多设计师说要做中国设计,只是简单在设计上加上了符号性的内容,这是对中国文化纯表面、纯快餐式的处理和消耗,这个其实比不弘扬更糟。中国文化的深邃需要时间去学习、消化,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才会反应在作品中。
以中国传统图案为例,传统图形的程式、规律、构图和颜色等因素的规律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生成的,对于形式的生搬硬套割裂了形式和背后含义的联系,强制性地将文化运用在现代设计上,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设计师不能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行。
林存真工作室内景
V:那么您觉得中文字体设计未来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林存真:近年来中文字体设计已经比十年前强很多了。现在中国的中文字体设计量超过了过去50年的设计量,但是,这个数量对于庞大的中国文化元素来说还是太少。值得高兴的是,我看到越来越多青年学生开始对中国文化和中文字体感兴趣,也有一些字体公司在做更多中文字体的设计工作,这是很好的一个趋势。中文字体数量庞大,这也是对于中文字体开发慢的一个原因。但是我相信,中文字体发展会越来越好。
V:您曾经有过德国留学的经历,现在又从事中国设计教育工作,您觉得中国的设计教育和西方或者和其他先进国家相比,有什么差异或者差距?
林存真:其他学校我不了解,但中央美院的平面设计专业教育和国际是没有区别的。央美是国际交流很频繁的院校。比如说,我教信息设计课程,就会在自己的课上请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信息设计的老师一起上课,两个学校的教学资源无缝衔接。所以说美院平面设计的教育跟西方的教育没有差异。像我们院长王敏老师说的,我们的师资可以说是全球最强的,美国学校也不会有这么多顶尖老师聚在这里。
V:那为什么大众一提起中国设计还是有落后于西方的普遍概念?好多学生都要跑到国外去学设计。
林存真:其实我也提倡学生走出国门,倒不是说要去学什么,而是要去长见识,更重要的是,要出去看看别的国家是怎么对待自己文化的。另外一点很实际的,出国留学的经历能够从多方面挺锻炼自身能力,留学辛苦,精神压力、生活压力都特别大,但是成长也特别快。
V:在印刷学院本科四年学习生活有什么给您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经历吗?您觉得在大学期间除了把专业学好,还应该做些什么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林存真:要利用每一分钟尝试各种事情,学要学得精彩,玩儿也要玩儿得尽兴。我提倡干任何事都要透彻,要极致,否则就别干。大学生一定要百分百利用时间,尽可能多地做不同的尝试。
林存真与爱犬
这是林存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于自己学生的期望,也是她作为母亲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她对自己的孩子还有一点要求:要了解、学习、接受中国文化。设计师林存真,为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贡献智慧;教师林存真,为弘扬中国文化奔走;母亲林存真,以最宝贵的生存之道教导子女——思考与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