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的香港气温仍然舒适,但随微雨一起到来的凉意在空气中冲撞。享誉全球的英国工业设计大师Michael Young的工作室天花板吊着充满设计感的吊灯,散发出柔和的淡黄色光鲜,与窗外苍白阴冷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由于紧邻著名的海味街,使劲抽动鼻子,好像还是能闻到生涩的木香味和海产品的鲜腥味。在一团团浅黄色光晕笼罩下,是同样浅色系造型简单的桌椅,工作室整体色调明朗偏暖,典型的工作室标配。但是根据墙上挂着的创意产品和散落在各个平面上的工业设计产品,还是能够察觉身之所在空间的非凡之处。Michael的同事在各自工位上办公,每个人都和善地回应我满带询问的眼神,工作气氛轻松有序。(习惯了北京的大气,Michael的工作室显得很窝心。)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这个工作室含金量着实不低。
对当时的我而言,苍白的是陌生的城市,Michael百余平米的工作室显得格外亲切温暖。
采访时间紧迫,我把行李扔在Michael工作室门边,找了清净一角简单收拾便开始了和Michael的对话。直到坐在那张木质浅黄色纹理桌边,我还能隐约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偶尔弹进耳蜗的还有脚步声和敲击键盘的噼啪声。在接下去的不到一个小时里,Michael平稳的声线盖过紧张局促的心跳和一切杂音,他就这样将我带入一个努力满足所有人美好愿望的设计世界。
长着络腮胡,花白微卷发的Michael很有外貌辨识度,可能是觉得自己还不够鲜艳,Michael当天在白色休闲裤、蓝灰色休闲西装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条藏蓝底色白条纹的围巾,配色整齐大气整洁,有趣而不乱,看得出,在搭配衣服这方面,Michael有自己的缜密逻辑和坚持,也许是英式优雅在他身上的独特映射。说不清为什么,总觉得这样搭配的Michael和工作室内部空间十分契合,不知是Michael装点了工作室,还是工作室配合了Michael。
采访甫一开始,Michael就说,能这样面对面的聊天真好,现在越来越多人都通过邮件之类的形式采访,能够见面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还是这样的方式更好。我嘴上应承,心里想:“如果每一次采访都要长途奔波烦劳海关叔叔,还确实是邮件之类的高科技方便啊!”
V(Visual China): 在中国,您有一个头衔是“对中国设计最有发言权的设计师”,您对这样的称呼怎么看?
M(Michael Young): 可能是因为我在中国呆的时间比较久吧,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呆久了,一定会有一些理解,但我知道自己有时候也会有误解,因为你毕竟不是在当地土生土长的人。一些从遥远欧洲来到中国的设计师,假装自己比谁都了解这个神秘东方国度。理解当地文化对于外来人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也只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某一个方面。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在陌生与理解之间寻求不出错的位置,我们每到一个陌生环境中去都需要知道个中平衡。
V: 那么您对于中国文化有什么独特的情结么?
M: 说实话,我从来没专门研究过中国文化。我一直都把自己视作全球公民(globe citizen),所以在我眼里,中国的文化与其他各国的文化没有特别的差别,我并没有特别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界限。不仅如此,我认为不同的文化在某些方面还有类似之处。
我并不是说所有文化在我眼里都一样,文化之间肯定是存在差异的,但是从整个宇宙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需求都差不多,每个人都希望享受美味,获得舒适的居住环境,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幸福快乐。我更愿意花时间研究所有人的共同追求,而不是探究不同文化之间的细节差异。
在如今大众都格外注重个性的环境中,Michael逆势而行,不追求个性,反而追求共性,更愿意为大多数人的共同愿望而努力,不求在其中独树一帜博眼球。
就像我问起他最喜欢世界上哪座城市,他回答说:“我喜欢很多城市,每个不同的城市都有让人喜欢的不同因由。我喜欢去不同的城市,每一个让我开心舒服的城市我都喜欢。”
V: 有没有考虑过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M: 我的作品中并不十分侧重文化的注入,所以我没有刻意动用文化元素。我理解的是,在自己制作的作品中使用文化是一个相对主观的选择,我的作品中反应出的文化只是某一种文化在我身上的体现。所以,我的工作其实是将收集来的信息转变为我理解的概念。现在很
多中国企业都在追求国际化,国际化在某种程度上要体现的是一种“大同”,所以我认为在作品中没必要十分之十地强调文化。而且,在科技领域抓取文化元素本身就是十分困难的事。但是,这并不是说设计成果不受文化影响,一个设计团队在当地的工作本身就身处于
某种当地特有的文化氛围中,所以会或多或少,可能就在人们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大环境和文化所影响。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我对于重新发掘传统文化之类的尝试并不感兴趣。过去的文化是属于当时的,是融合在历史的长河里的,不能独立拿出来放到一个全新的时代,传统文化只有在当时的环境里才具有它本身的价值、美感和存在意义,才是它最真的本身。所以,不要假
装那些旧时的东西能够焕然一新,这种尝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中国有些设计师总是试图遵循某种规程,相比而言我认为欧洲设计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理解当下应该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在设计时不会时刻参照过去的标准和旧时规则。我认为设计师应该在理解历史的前提下前进。当代世界,创新更重要。要记住,并不是所有事都需要一个原因,也不是一定要将历时文化加入作品中。
滔滔大论后Michael用三个词组总结:“Get a life ,live on and move forward。”
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Michael之前的一翻述话都是老大不客气的。可是通观他整个采访之后又无法忽视他的万分坦诚,每一个观点都客观、充满思辨性和哲理,让人一时无从辩驳甚至十分信服。这样的谈话之后再回想起,甚至还有点感动。为什么?他面对的是一个来自
中国设计类媒体的中国小编,被问到的是关于中国文化的问题,却没有选择随大流为营造和善气氛伪装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的观点不只独辟蹊径,还有理有据有诚意,细想之下,他的话句句外冷内热。他说的真诚,对方也就完全不会觉得被敷衍或者被冒犯。难怪在和
Michael聊天后回觉得,他就是冷静理智的设计圈里那一抹柔情的暖光,不见得真有温度,却让人暖自心来。
Michael的一席话让我想起如今好多所谓复古风潮,人们歪七扭八高喊着走上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路,却实际是复刻了经典的外形,却失掉经典的灵魂嘛。
尽管Michael的语速和语调一如之前的平稳,但是听完这些话的我好像被某种无形的力量重重撞上。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都需要这种醍醐灌顶的冲击。
V: 您觉得在欧洲工作和在中国工作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M: 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因为亚洲和欧洲设计发展史不同。这些年中国各方面发展都十分迅猛,中国的企业面对更多机遇,也愿意做更多全新的尝试,我在中国能够感受到更多活力。
V: 单看设计领域,中国与其他先进的设计国家有差距,您对此有没有什么建议?
M: 每件事物的发生都不是在一夜之间,发展需要漫长的过程,中国也需要继续努力,但是大趋势绝对是向好的。
V: 为什么选择香港作为在中国的工作“基地”?
M: 我在亚洲的项目越来越多,我对跟东方人打交道也越来越感兴趣,香港人对我十分友好,当然我也会因为项目经常去到中国内地,但是好像在香港开工作室是自然而然的。我很开心看到在过去几年里,我香港工作室在创意和商业这两方面都发展得很好。
V: 能否介绍一下您最近在处理的项目?
M: 我们最近在中国展开一些规模不小的项目,其中一些还有和旧金山等的合作,另外参与的项目包括捷安特自行车,一些灯具……
V: 对于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的看法?
M: 越来越专业了,更加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严肃的国际舞台。
V: 您以跨界设计出名,那么想没想过接下来再开拓事业的全新领域?
M: 我欢迎任何有关的建议,我喜欢挑战,我认为对于设计师来说跨界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了,我个人感兴趣的是汽车设计、直升机、船只设计之类的。
Michael Young这个名字,在当今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乃至室内设计等多个领域都是品质与创意的优质象征,他的设计独特又有自己的风格,是为独善而不自恃。对于设计和人生,Michael又有自己的痴与狂,他的痴表现在不拒绝,而狂就体现在不迎合。
V: 您觉得您了解自己吗?
M:我对自己的了解足够我生存下去。
V: 那么就请简单形容一下自己的个性吧。
M: 思想开放(Open minded);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因为我不知道会获得什么样的讯息,所以我一直让自己暴露在全新的环境中;我不喜喧闹;时常反问自己;我没有不必要的自信,我保持着学习的习惯。就是这样,Michael的话绕来绕去,绕进每一个人心里……
后记:
由于保密限制,我没能将Michael工作室内的照片呈现给大家,小遗憾。此次采访还有一个小插曲,原计划在深圳采访Michael,由于临时日程调整,采访地点变为陌生的香港。待我狼狈拖着大包小箱赶到Michael在德辅道西的工作室,距离我们约定的采访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小时。听说路痴小编第一次只身一人到香港,Michael非但没有责备,反而紧追着叮嘱我回酒店的路线和在港注意事项,让我感动于他贴心宽容的同时更加内疚自己的不专业。
采访结束后Michael还担忧我对香港不熟,特意留了我的电话,更细心地给我画了一张地图,叮嘱我有任何需要都可以打给他。不是客套,不是寒暄,因为我感受到他言谈之间的温度。采访结束后的几天Michael一直都和我保持邮件沟通,关注我在港生活的琐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