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掘井”的80后设计师彭冲:够中国


来源:中国色彩网     责编:   阅读:3484 发表时间:2015/11/30 14:51:31   字体:【大】【中】【小】


    彭冲,中国新锐设计师,深圳市品赞设计有限公司创办人。作为中国新生代设计师兼品赞创办者,其作品连续两年(2011 / 2012)荣获wpo世界包装组织wastet"世界之星"设计奖、连续两年(2013 / 2014)荣获比利时pentawards国际包装设计竞赛奖项,以及德国 reddot(红点奖)。尤其2014年,彭冲凭借作品“Qian•s Gift”一举斩获pentawards食品类-铂金奖(食品类包装设计的最高奖项),成为大中华区(包含港澳台)第一位获此奖项的设计师。

    视觉中国专访彭冲,希望能从与他的谈话之间一览中国最新一代设计师的风采。
    在搜集资料时小编注意到彭冲是出生在12月24日平安夜的,所以特意八卦了彭冲的平安夜都为自己安排了哪些精彩活动,他的安排不热闹,但是也颇符合外界对设计师的想象——不喜喧闹,酷酷的,平安夜这一天到处都热闹,他反而呆在家里享受清净,和家人吃吃饭算做庆祝。这样的回答倒也中规中矩,让我意外的是彭冲接下去的一句话,正当我以为这个回答结束,打算进行下一个问题时,彭冲补充了一句说:“比起平安夜、圣诞节,我倒是觉得传统中国节日更需要得到大家的重视,你看小年夜,现在都冷冷清清的。”

    在现在的年轻群体里,能够时刻关注中国传统节日或者文化的人可能真的不多。

    如今,彭冲的头衔一大串,他的作品也获得了国内外多个重要奖项,标杆通常也就意味着压力:“您是第一个获得Pentawards铂金奖的中国籍设计师,也是大中华区(含港澳台)设计师首次问鼎pentawards五大品类中的最高奖项,这么多个“第一”压下来,您有没有感觉有压力?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样的感想?”

彭冲:奖项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收获,得知获奖时确实很开心,因为这段时间的创作得到了多数人的肯定,但这也只能代表过去的这一段时间,这一个作品。好比爬山,现在爬到一个山峰,就会发现远处还有更高的山峰,想着后面要爬上去、该怎么爬。与其说“第一”带来压力,不如说以后创作的思索还有面对的挑战更具压力。但是压力放进冰箱里冻一冻,就变成动力了。

V(Visual China):在您曾经获得的众多奖项中,给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或者说您本人最为看重的是哪一个?

彭冲:人每一个阶段的心理都在变化,印象最深是大学时期参加“时报金犊奖”,那是第一次参加专业赛事,当得知获得“大陆优选奖”的消息后高兴得手舞足蹈,这件事虽然过去七八年,但每次回忆起来都感觉就像发生在昨天。第一次接触pentawards获奖作品,觉得特别牛,心想我什么时候能获得这个奖项就好了,后来每年的pentawards获奖作品我都会收集起来。几年前,我第一次获得pengtawards奖项。虽然是铜奖但也非常兴奋,兴奋过后就会思考,希望有更好的创意继续延伸,也就有了后面的铂金奖。获得的这些奖项,颁奖典礼都在不同的国家举行,借着这个机会也走了很多国家,并跟国际上许多知名的设计公司交流学习,感觉非常棒。最近获得的德国红点奖,应该说得到肯定的同时也让我看到更多优秀的创意,找到继续挑战自己的方向。奖项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获奖过程之中不断与自己比赛从而得到提升的过程,每次都会有新的高度。

V: 如果说获奖是对一个人的工作的肯定,那么您现在最希望接下来能获得哪个奖?或者说,您最希望外界用一个什么样的词形容您或者您的设计?

彭冲: 获奖除了在工作上得到肯定,还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把我的设计理念、想法,最快速的传播出去并得到反馈。以后的路还有很长,希望接下来能在更多领域拓展得到肯定吧,比如pentawards其他品类的奖项、红点奖中更高的奖项、英国的D&AD,等等。现在很多设计师朋友、设计公司都在玩跨界,我始终觉得设计行业的互通、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人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强,也不可能每个领域都涉猎。记得读《曾国藩家书》中有这么一段:“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和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这段话特别能代表我一直以来的追求,掘数井不如力求一井用之不竭。我把自己比作老守一井的掘井人,目前只想把包装设计做到极致,做最专业、具影响力的包装设计。希望几年后大家一提到包装设计哪家强,就能想到我!(大笑)

    看似玩笑的一句话,其实彰显了彭冲的抱负和理想,他要最专业!要最具影响力!要竞争力!要做最强包装设计师!对于自己的品牌——品赞,彭冲有着更远大的目标——“做影响世界的中国好设计”,改变世界对于中国设计的看法。这些抱负并非空口无凭,在企业管理中,彭冲采用扁平化管理,最大限度为团队提供自由发挥灵感的空间,保证给客户最专业方案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符合市场需求。如果比赛是一次考验和提升的过程,小编希望我们的谈话是一次深入思考的机会。

    彭冲的优秀作品很多,其中不乏获得各种奖项的经典,包括黔之礼赞。小编特别好奇彭冲个人最得意、最欣赏的是哪件作品?这一问,问出了一个似乎不属于80后男性设计师的柔情答案:“其实作为一个设计师,每个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你不能说哪个孩子升官发达出名了你就更爱这个孩子不爱其他的了。”

V: 我想问一下您现在对自己的定位是怎样的?您认为自己代表的是中国设计哪一领域或者哪一群体的力量?

彭冲: 应该是中国新生代设计师中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吧,我经历着时代的起落和变化,接受最现代化的思维和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为中国设计贡献点力量。设计界很多非常成功的前辈,都是60、70年代出生,在80、90年代奋斗,现在他们作为我们的榜样,看着我们新生代设计师成长。前些天看新闻,一段话还让我颇有感慨,说不管八零后曾经被社会如何评论,他们在近些年磕磕碰碰的成长中,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责任已经开始落在我们这群人肩上了。

    通过前几个问题不难看出,彭冲特别“80后”,他一方面有80后特有的小轻松和小潇洒,外人眼中的压力,于他而言已经是过去的挣扎和努力,面对压力,面对荣耀,彭冲做得到轻松拿起,更加轻松地放下。另一方面,彭冲又有80后难得的责任感、坚韧和为中国设计的胸怀,时刻念及中国传统文化,提醒自己要为中国设计尽力。

V: 您觉得中国当代设计目前的整体实力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彭冲: 中国的设计实力在快速增长,也涌现出很多非常杰出的设计师。但谈到整体实力,同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设计强国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我们不乏优秀的民族文化,一些日本设计师朋友来到中国就会去书店买一大堆书回国研究,而我们守着如此璀璨的民族文化财富却没有好好利用起来。跟风、模仿有余创新不足,缺乏设计前瞻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普遍也急需改进的问题。今天回过头去看中国90年代的很多设计作品,你会过时。而欧美国家90年代的设计作品到今天看来依旧很潮。这个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取长补短,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欠缺的是什么,才会快速的追赶上去。我个人也常常会去反思。

    提到了中国设计,就不得不提品赞设计,彭冲创办的品赞设计是国内最具专业性与前瞻性的国际包装设计公司之一,仍然延续他本人的风格——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化元素的结合,尤其擅长将中国传统的、历史元素融入作品,均衡保证作品的民族性和国际性。小编于是问:“您在中国民族文化与国际接轨这个话题下有什么经验之谈或者感触?”

彭冲: 这个问题前面也简单聊到过,中国的民族文化一直是我非常骄傲,也是受到国外设计师们追崇的。但是在运用、表达上,我们做得确实还不够好,理解的也不够深入。这方面我个人一直在做不同方向的尝试,像作品《黔之礼赞》就是非常具有中国民族文化气息的一个作品。在贵州的四年大学生活给我非常多的感触,贵州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这也让我对他们有了更多的了解。少数民族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习俗、生活方式、传统手艺,淳朴却又让人敬佩。这样的精神在现代化的都市已经很难见到了。每年我都会抽时间去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生活一小段时间。深入才能了解,才能有所感触,才会有融入情感的作品产生,这跟与国外设计公司交流学习是一样的。空谈民族文化与国际接轨,不读书不学习不体验不交流,天天坐在家里就接轨了?要交流才能接轨!

     在采访过程中,彭冲多次提到中国元素、中国传统等相关内容,一切都显得十分自然。在他的身上,“中国”是由内而外体现出来的,绝对理所应当。放眼如今的全球设计市场,中国作为重要一员,参与程度逐年升高,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同时发生的,是中国特色元素受到的重视程度,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艺术设计领域。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并且希望在自己的设计中运用和体现出来自中国的文化传统精髓。于是,中国的、传统的与国际化的融合成为更多设计师思考和追求的。

    作为现代的、国际化的青年设计师,彭冲除了表现新锐、全球化的一面,还在运用中华传统元素方面表现出超人的灵敏度和悟性。彭冲的设计作品风格多样。有些很中国,他的“中国风”作品,不是照搬某些素材,而是通过自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对中国传统元素进行再设计,用其特有的方式体现;有些又很现代,简单明快,极具国际认知。那么在工作中,彭冲究竟如何游刃有余地并用中国元素与国际感观成了小编十分好奇的事,相信这一点对于许多设计界同行和学生来说都是一再拿捏的。对此,彭冲说:“世界各地文化本身就有互通的一面。很多优秀的作品其实都是独具特色却又不分国界的,无论你是哪个国家的人,看到它都能够理解它所想表达的内容,又能引起自己特有的联想。设计可以把各种元素,用大家都懂的方式呈现出来。”

    同样随着中国和全球设计不断蓬勃发展,设计对人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呈现前所未有之态势,在彭冲的资料里,还有一句话引起了小编的注意,彭冲说希望“通过作品影响和改良不合理的现状”。于是小编顺势问道:“您觉得设计作品如何能够影响现实生活?”

彭冲: 就像前些年,我接触过很多酒类包装设计。那时还没召开十八大,酒行业发展迅猛浮夸。很多客户的要求就是越高大上越好,密度板、木材、皮革、金属、塑料大量应用于酒类包装设计。其实当时心里对这种现象是非常反感而且抵触的,因为包装太过复杂繁琐,酒类又都是破坏性开启,开了就扔掉没有用了,浪费,还不见得美观。白酒那么有文化沉淀的产品,可是它们的包装要么被设计成出土文物,要么被设计成暴发户。那时的酒类包装让我想起古时候宫廷妃子们头上戴着又厚又重的头饰,现代人谁会戴?再看国外的酒类包装相当简化?所以当时我就开始酝酿,做一款非常简单的酒类包装设计,便有了后来的“黔之礼赞”白酒包装,用最简单的贴标形式,把酱酒复杂的酿造过程设计成辨识度非常高的符号,瓶口用最环保简易的蜡封。这个创意后来获得了2013年pentawards烈酒类的铜奖。现在很多酒企开始转变包装设计思路了,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产品与包装、繁复与精简的关系蕴含丰富的哲理,看似简单是内涵与表象的关系,可是究竟怎样处理这样的关系却绝对是个考验?包装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装点产品,不能促进产品含义的传播,便失去了包装的意义和作用,搞不好还有副作用;包装太“过”,又表不符实,甚至引发浪费等等社会问题。这样的两难境地估计是所有产品包装设计师都会面临的,当小编在采访中抛出“产品究竟是否需要包装”的问题时,彭冲如是说:“包装与产品就好比人与衣服的关系,衣服最初的功能仅满足人们御寒、蔽体,但是随着发展需求就会有更深入的延展,现在人们对衣服的需求就已经从简单的物质需求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包装也是如此,从最早的只为更好的保护产品减少破损,到如今包装设计需要更好的诠释产品特性。但世事无绝对,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需要包装,包装是顺应产品发展的产物,菜市场阿姨卖的苹果不需要包装,价格公道、新鲜可口就可以了,称好重塑料袋一装。但是这苹果想变成逢年过节,送礼佳品,可能就需要一件‘美丽的外套’了。”

    面对这样的大众难题,彭冲有自己的见解,对于“繁复”与“精简”的回答就再次体现了他特有的潇洒:“我觉得设计师能把简单搞复杂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但是把复杂搞简单还保持其美观和格调,才见真功夫。”

V: 那您给某个产品设计包装时有没有哪些原则是一定要遵循的?

彭冲: 在追求视觉差异化的同时兼顾产品的价值诉求,这是为产品服务时必须遵循的原则。设计师不像艺术家,表现自我就够了,不管大众是否看得懂。设计师的最终目的是为服务对象解决问题。

V: 您在设计中最常面临的障碍是什么?

彭冲: 表达障碍。设计师既要追求形式感、差异化又要精准表达出服务对象的意图,这是很难拿捏的事情,两者稍有偏离,结果就差强人意。如何消除这种障碍,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也是大多数设计师最常面临的问题。

    小编认为,有难题,才需要设计;有局限,才有了设计师。面对各种棘手问题,设计师们需要武装到牙齿,学习各种专业技术之外,还要有强大的内心和不怕磨难的精神。围绕困境与挑战,看看彭冲怎么说:

V: 您认为对于优秀设计师来说,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您个人是否具备这样的素质?

彭冲: 我认为是专注与坚持。说来简单,要做到其中任何一点都非常难。目前国内有部分重设计数量不重设计质量的企业存在,设计师刚开始激情满满,任何一个项目都专注投入,拼尽全力去做,但结果未必得到客户的认可;而一些设计师拿别人的设计改一改抄一抄,不仅节约很多时间,还得到客户的认可,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很多设计师想法慢慢改变。专注原创费脑费神费时间,最后得不到期望的结果;模仿他人省时省事,最后得到客户的认可,项目顺利进行。那么何必去费脑费神费时间呢?长此以往,专注与坚持消耗殆尽,以后就算有好的机遇,也没有了优秀的创作能力。专注与坚持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

V: 您认为设计师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学习专业技法还需要学什么?

彭冲: 设计是门综合性学科,设计的内容除了专业知识外,历史、地理、哲学、佛学、心理学等都会融入其中,如果把设计比作蜜蜂酿蜜,综合性的学习便是彩花粉的过程。你学习的东西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作品。所以设计师多领域全方位的学习有助于开拓视野、增加阅历,让作品除了视觉上的愉悦外还有更多内涵融入其中,在思想上给人启示。

V: 您自己认为您在过去那么多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是什么因素影响您最深,促成了您如今的成就?

彭冲: 我现在并不算有什么成就,只能说一直在进步。曾经有一个小寓言故事让我感触颇深,讲的是两个和尚分别住在东西两座山顶,每天都要下山打水。过了两年,一次西山和尚一个星期都没有下山打水,东山和尚担心便跑到西山庙里去。一看,西山和尚正好好的在庙里打太极。原来这两年每次挑水回来,西山和尚都再抽些时间来挖井,现在终于挖好了,省下了每天打水的时间,又可以做其他事情。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多米诺骨牌,越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学习来的能力就会让你有更多时间继续学习,依次往复,强者恒强。你不想这辈子每天都下山打水,就要利用业余时间早早开始掘井,终有一天,可以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把它做得更好。

彭冲的回答两次提到“掘井”,虽然上下文不同,含义也不一样,但却不像是某种巧合。一次提到掘井,是表现自己的专注决心,而第二次的掘井,是自省要利用业余时间长远筹谋。在广袤的设计大地上,彭冲心无旁骛,专注执着于掘自己的一口“井”。专注与坚持是被所有人推崇的品格,彭冲自己对这一点也颇为满意:

V: 您对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在哪里?

彭冲: 应该是持之以恒的态度吧,任何时候不曾动摇过走设计这条路的决心。如果说给客户做产品设计算是我的工作时间,那看专业书籍、了解国内外设计相关网站、各学科知识的学习、画画就算是我的业余生活时间。每天除了吃饭洗澡睡觉,干的就是这些,所以我这个人也挺闷的,没有艺术家气质不爱玩。我们大学班级艺术设计毕业的同学有24人,到如今真正从事与设计相关工作的不到6人。要坚持下来除了对工作的渴望,更需要发自内心的热爱。

    彭冲要求自己坚持,也做到了持之以恒,所以,他成了彭冲。他说自己欣赏的设计师很多,其中包括布兰科•鲁奇克、三宅一生、贝律铭等,之所以欣赏他们,是因为这些大师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理念,是不同行业领域的设计师佼佼者,也是我的前辈。他们的很多作品从初见的惊艳,到再见的回味,每次看都有新的感触。

    彭冲,生于80年代,在全球化设计浪潮中成长,身上有中国80后的鲜明特色,同时也有独特的“国际范儿”,而令小编印象最为深刻的标签,是“够中国”。

 

 

返回】 【关闭

导读: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西色彩设计科学研究院.盗版必究
地址:中国杭州学院路50号 E-mail:chinacolour@126.com
Tel:086-0571-88272932 Fax:086-0571-28822802
常年法律顾问:林律师 史伟峰
浙ICP备160476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