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黄智恒:听IDEO中国设计总监聊“以人为本”的设计


来源:视觉ME     责编:   阅读:2122 发表时间:2015/11/30 14:36:38   字体:【大】【中】【小】


    黄智恒作为2014年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的嘉宾,在展会发表了演讲,就人类可穿戴技术的未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视觉中国在此次展会期间对黄智恒先生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了他对于设计与人、设计与情感的理解。

    黄智恒的东方面孔并不能阻碍他西式幽默感的爆发,初识寒暄之际我有问过他前一晚休息得如何,他幽默地说自己刚升级当爸爸,对于家里有小婴儿的人来说,外出公干反而是补觉良机。在采访过程中,黄智恒对我们的采访要求也都是尽力配合。

    黄智恒设计履历非常丰富,有工业设计教育背景的他主攻产品设计和开发,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让他在涉猎广泛的设计范畴中挑选自己最为中意的领域。

T(Tony Wong):我非常关注设计怎样系统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在IDEO我们的工作也大多是非常系统性的,我们从来不局限在某一个领域,比如只涉足产品设计、服务设计或交互设计,事实上在很多设计挑战中,它们往往是一起出现的,我们在做项目时会把所有与设计相关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系统性的、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以及提升设计的价值。我认为,是不同设计领域之间的协作、融合让我在IDEO工作得兴趣盎然,所以我对所有和设计相关的方向都感兴趣。

V(Visual China):为什么选择来参加此次深圳工业设计展?

T: 首先,我受到展会邀请,在论坛上来和大家谈谈关于未来可穿戴技术的思考。可穿戴是我们一直倾注了大量精力研究的领域,尤其是在中国,另外我们也关注智能科技和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我个人对于这个话题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刚刚也跟大家分享了,同时我也非常想知道一同参展的其他展商、专家以及观众们对于可穿戴和智能科技相关领域有什么前瞻的看法。所以,可以说我也是来学习交流的。

V: 您怎么看待设计师与商业领袖这双重身份?因为有的设计师可能在经营和推销者方面不太擅长,您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师一定要同时是一名好的商业领袖吗?

T: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我认为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在是否怀有“同理心”这一点。优秀的设计师一定是会站在用户和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从中汲取灵感提出解决方案;商业决策也要求人来做出正确的决定。 所以归根结底,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商人,本质都是 “人”。 IDEO提出的设计流程中最关键的就是“以人为本”。团队在设计过程中也是十分注重与客户的协作性的,我们的设计师们需要从情感上真正懂得客户,领会客户的观点,就像我们做用户洞察一样。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了解客户的商业模式,要考虑他们的

    生存能力以及面临的挑战。我们也需要从技术角度出发,帮助客户实现成功的设计。所以,我们提出的创新应该就平衡三个因素:人们的需求、设计的可行性与商业的可持续性。

    那么回答你的问题,好的设计师一定要是好的商人吗?我认为这取决于怎样定义“商人”,设计师需要理解“目标”的含义,同时了解他们自己以及他们所在公司的发展目标,我认为这是对设计师来说需要具备的重要特质。所以,商人和设计师的身份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他们可以相互转化,一旦他们明确这种“目标“,并且达成这个“目标“能产生相应的商业价值。

V: 设计师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客户和用户,而这两个群体可能会就某个产品产生矛盾意见,您会怎样处理这样的情况?

T: 大量的对话和沟通。正如之前也提到的,我们的工作过程特别关注人的因素,这其中就包括综合考虑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要充分考虑到客户想要的和可以承受的分别是什么,我们从来不闭门造车,而是在工作过程中会跟客户和消费者进行大量地沟通,并且设置不同的阶段进行项目跟进和确认。客户也常常会参与到我们的工作的各个阶段,比如实地调研,融入到我们的团队一起探索核心问题。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寻求两个群体之间的平衡,通常我们都会先和客户一起沟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试图找到在可行范围内能提供的最好的解决方案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常常会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某种平衡。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用“以人为本“的流程来帮助形成好的创意,并且和客户进行沟通。IDEO发布过“Human-Centered Design Toolkit” (以人为本的设计工具),这个在我们的网站上都能下载,这是一套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和流程。我们的很多客户、合作伙伴等现在常常用这套工具来指导他们的一些设计和方案。

V: 技术的发展已经克服了很多设计中的壁垒,那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还有哪些?能否说说您在设计工作中遇到最大的障碍?

T: 还是关于对同理心的认同和理解。有的时候客户不一定对用户有足够的同理心,客户有时会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的用户希望获得的是A,其实则不然。这样的情况就会对设计师提出很大的挑战。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我们的流程也尽量帮助客户去建立这种同理心,有时在项目的各个阶段我们会邀请客户参与整个流程和不同的创新阶段,我们会创造机会让客户充分理解消费者,从消费者的角度思考。 

    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们曾经帮助 The North Face 重新在中国做品牌定位。众所周知,The North Face是一个著名的户外品牌,他们作为一个户外品牌有着很深厚的全球品牌个性以及历史。为了帮助他们在中国树立品牌形象,我们首先得对“户外“作出定义。在中国,或者说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户外“到底是什么含义?他们原来的品牌特色以及个性如何与中国市场产生关联,或者怎样赢得中国消费者的认同?我们为此做了大量的消费者访谈,来了解中国消费者对于“户外“文化的理解是怎样的。与此同时,我们也邀请客户的很多

    高层融入我们的项目,让他们走到大街上参与访谈、观察消费者、甚至和中国的户外爱好者一同登山、参与各种户外活动等来让他们增强这种本土化的体验。这些体验恰恰是他们与中国消费者、中国户外爱好者建立同理心的过程,这比我们简单地陈述我们的观点,让客户在办公室里审阅一个个方案让并做出某种决策来得更加有说服力。这就很自然地化解你刚才提到的这类“障碍”或“对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发布了一些根据我们自己经验所得出的设计流程,来确保消除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而且我们希望这些IDEO的设计流程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让更多人明白“以人为本“的设计、以及“同理心“的重要性。

    黄智恒分享他自己的经验就是:在IDEO的工作过程中,首先要跟项目客户和用户建立同理心,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深切体会双方的切实需求后,才开始设计咨询工作。这之后的工作流程往往也会变得相对顺畅。

V: 从国际设计层面来看,中国人和国外的设计师和大众在某些思维方面是有一定差距的,您在工作中是否体验到这样的差距呢?

T: 中国的企业很多,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我经常会和一些中国的制造型企业有项目上的合作,在我看来,他们对于消费者的理解其实已经非常的成熟,他们会投入大量的精力来洞察消费者的偏好,他们会根据这些发现提出要求,并且设计一款新的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对我来说,有一点非常有趣,因为这些制造型企业往往都是从传统的原始设备制造工厂发展起来的,他们为客户服务,因此他们也有自己的产品开发流程,这些流程往往更注重高效。而现在他们自己有专门的团队用高效的方式做产品创新,有很多新的数据和观察,并且也用同样强调创新的高效性。这往往也是很矛盾的,因为我们的方法论是“联结”制造企业的高效(科技的可行性)和用户的需求,我们也投入大量的精力,起到桥梁的作用,帮助中国制造型企业填补自身的差距。我们可以站在国际设计公司的角度来和很多本土的公司合作,互相发挥各自的专长以及优势来找到一些设计机会点,共同通过设计来体现创新的价值。

V: 您曾在飞利浦和伊莱克斯等世界知名的企业工作,这些企业给了你哪些经验,你觉得适用于国内设计企业?

T: 中国企业当然能从世界著名企业的经营和操作方式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经验。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反倒觉得现在应该是西方企业开始向中国企业讨教某些经验了。这也是IDEO在中国一直在做的,成为一个“桥梁”,联结国内和国际的公司。我们常常在中国市场学到很多新鲜的好的做法带到其他市场中,并且我们也很乐意在设计、创新领域中成为桥梁和平台,让东西方企业更多对话。回顾那些国际知名企业的发展历史,很多经验和案例都是值得国内企业借鉴的,包括刚刚所说的对于用户、消费者的洞察,国内企业可以向国外学习。

    不过我们看到很重要的一点:很多国内的设计企业都很年轻,这也是种优势,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避免西方企业犯过的一些错误,这一点是十分让人兴奋的,也能帮助这些中国企业更快地发展。再比如说互联网企业,中国的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发展得非常快,所以现在的中国,可以看到许多十分优秀的企业,以及他们的一些产品。比如阿里巴巴,腾讯等等。就像大家都在用“微信”,这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成功也是值得很多西方的企业所借鉴的。

V: 您对中国的国际化和本地化有什么样的看法?

T: 中国已经在进行本地化了,而且进行得有声有色。例如腾讯,中国的企业越来越开始关注中国大众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很多企业都关注于中国的切实需求,同时又从国外先进国家和企业汲取经验,而关注本土需求的企业大多又是成功的,这就说明了一些问题。再反观

    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反而有很多人渴望了解中国独特的文化和哲学思维,比方说中国传统的养生理念,很多人是非常推崇的。IDEO几年前和美的合作过一个创新项目:“通”,它就是围绕中国健康养生文化来研究消费者产品概念。当时我们也是做了大量的消费者研究、调研,从中提取了一些有意思的产品设计方向,这些都是当时市场上还未出现的产品,比如其中一个就是“草本调理机”,当时设计这个概念也得益于我们的调研,当时访问了许多人,包括很多年轻人,他们其实都对传统的中医很相信,但现状是普通的消费者对于接触到传统中医还是有不够便利,甚至有很多障碍。这个障碍指的是,比如你需要先去看中医,拿到药房后还要回家煎药,并且需要掌握一定的时间和火候,等等。除了操作层面,还有一重障碍是对中医知识的缺乏,比如这些中药是有什么功效,它们从哪里来等等。我们提出的草本料理机概念就是可以让消费者体会“一键式”的养生体验,根据中式草本专家的建议,搭配制作适合自己的天然配方。由于人们自己在家就能制作草本饮料,这就为美的探索和开发全新商机提供了便利。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这是一个非常纯粹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的设计,能够基于传统的中国养生文化为中国人的健康以及提升生活品质的一个新设计,这样的设计也恰恰是为西方市场所欢迎的。所以这也是给很多中国的公司带来鼓励,做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好的设计是最重要的,并且中国公司未来也有很大的潜力来将一些好的产品和设计打入国际市场。

V: 有没有想过在您的作品中加入中国元素,把独特的中国文化推向全世界?

T: 这不是一个关于形式的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关乎工作方式。比如我们发现在中国,或者说在亚洲地区,设计投入市场的速度比欧洲甚至美国要快的多。从概念的形成到产品研发到投入市场,整个周期都相对短,速度很快。正因如此,使得我们在这里的工作方式需要有所调整来适应整个大环境,从设计概念到测试到意见反馈等等,我们在保证每一环节的工作都能高质量完成的前提下也适当做出调整来满足当地的客户以及整个生态,有一些好的创新的工作方式我们也会和其他办公室的同事分享。

V: 下面聊聊您工作中的战略思维?

T: 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利用设计和创意影响世界,而探究如何利用设计和创意帮助中国解决一些系统性地难题则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让IDEO所有设计师以及合作者兴奋的话题。有一些领域存在系统性的难题比如说医疗健康、交通运输、教育等,我们都非常积极地参与,有的是通过相关的项目,也有的是通过作为意见领袖传达出我们的观点。比如我刚刚也提到的全球前瞻项目“Designs On Aging” (老龄化 新思路),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也对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特地将这个专题系列翻译成中文,因为我们认为“老龄化”是中国社会目前非常关注的一个系统性课题,我们希望把这些新颖的创意和想法分享给中国的朋友,引发更多的探讨和交流。我们相信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这个话题并且运用同理心来思考这个问题,一定会有很多新的创意以及解决方案在未来出现并且最终带来改变。比如有一些针对老龄人口的产品、服务设计不仅仅是关注到功能性,也可以关注到情感的层面,让老年人有好的感受。所以回到你的问题,IDEO中国战略思维或者说工作中心是关注中国,运用设计和创新来最大化地带来积极的影响力。

V: IDEO是以创新设计文明的世界级设计公司,在您长期的设计工作过程中,你们是如何保持持续的创新力的?有什么动力?

T: 我认为对于设计师来说,灵感是十分重要的。打个比方,运动员他们都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来保证好的表现和成绩;那对于设计师来说也一样,我们所接受的训练可以说是不断地获取灵感。灵感不是偶发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才能有所提炼并且得到良好的发挥。所以在IDEO,我们会做很多的工作、很多地项目来激发设计师地灵感,有些项目也恰好是设计师们的兴趣点,这样让我们能够保持创作的节奏,进行自我的历练,从而获得持续的灵感。

V: 那么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T: 比如说,在IDEO工作的其中一个乐趣就是可以感受到全球文化,IDEO在全球各地都有办公室,办公室之间会经常有合作和沟通。无论在哪个办公室,我们的工作流程里最重要的都是以人为本。我们相互间会非常关注彼此的生活方式、文化差异、互动方式,从中也可以给我们的设计工作带来各种灵感和启发。也正因为我们这个全球网络,我们每个办公室的员工、设计课题以及所身处的环境和市场也都有各自的特色。在IDEO,每个办公室都会竭尽所能来启发其他办公室的同事,大家相互影响相互合作。 我们也经常会组织一些内部项目和活动,包括不同分部和不同部门之间的活动,着力于激发彼此的灵感,确保有用的信息在不同公司的同事之间传播。让员工们共同设计并得到启发。也有专门的全球化项目让员工们分享知识和灵感,共同来设计。比如我们的“Designs On___”项目,今年我们关注的社会话题是全球老龄化 (Designs On Aging),很多新颖的概念和设计都通过“老龄化 新思路”的网页和更多的朋友交流。另外,IDEO还常常有一些可以让设计师们学习新知识,继而变为自己工作灵感的项目。比如在我演讲中也介绍过的“未来制造” (Made In The Future),这个主题网站也有翻译的中文版本大家可以去访问。

V: 您与IDEO其他创始人和现任CEO Tim Brown交往密切吗?您认为是怎样的共同特质让这些人成为设计大师并获得成功? 

T: 是的。在IDEO我们都有紧密的沟通和联系。比如Tim Brown, 他非常看好中国的市场潜力,每年都会来中国,也经常来参加一些国际性的峰会或论坛比如世界经济论坛。在IDEO,Tim以及我们的创始人David Kelley在企业文化方面做了很多,有一些非常好的特质以及企业价值观都很好地融合,并且为我们所接受、体现。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共同特质,一个是我刚才强调了很多次,“以人为本”。 另一点十分重要的就是充满好奇心,我们会经常对一些话题进行关注。我们在选择设计师加入IDEO团队时也十分注重这两个特质,因为拥有者两个特质的人总是能另辟蹊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V: 您觉得你自己在当父亲前与当父亲后有什么变化?

T: 父亲的身份让我更加“有爱”,我和我女儿的关系让我想起我和我自己父母以及岳父岳母的关系,往更深处想,就会启发我更加深入地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究人在社会中需要的究竟是什么。生活的能够带给我们很多不同的人生体验。

    谈到自己的女儿,我问他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做什么职业?黄智恒简单地回答:“希望她开心”。同时他也提到,作为设计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人要怀有同理心,只有理解人和人类的需要,产生同理心和情感上地共鸣,才能创造出适用于人们的设计方案。无论他的女儿从事什么工作,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同理心,至于孩子最终从事的职业,要看她自己的兴趣跟选择。整个访问过程中,黄智恒和我们分享了很多例子,而“同理心“是在采访中最多被提到的词,以人为本是黄智恒认为能够“驾驭”设计的最重要因素。

    黄智恒 ( Tony Wong ),毕业于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现任IDEO上海设计总监,专注于为亚太地区的客户设计消费类产品。Tony曾在不同企业担任设计师,也曾作为独立顾问从事设计实践,从而积累了丰厚的设计和商务经验,并形成了对商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制造需求综合考虑的务实设计方式。加入IDEO之后,Tony负责了不同类型的项目,涉及产品战略、品牌战略、模型测试、工业设计以及跨文化合作。他的专长是产品设计和开发,并用产品帮助客户应对业务挑战和开发自己的愿景和策略。Tony在中国设计中有着丰富的经验,曾横跨多个行业,包括保健、消费类电子产品、家用电器、食品和饮料。他的客户包括美的、三星、TCL、 方太、美敦力、 默克和百威英博。

 

 

返回】 【关闭

导读: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西色彩设计科学研究院.盗版必究
地址:中国杭州学院路50号 E-mail:chinacolour@126.com
Tel:086-0571-88272932 Fax:086-0571-28822802
常年法律顾问:林律师 史伟峰
浙ICP备160476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