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斌 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 1983年~1991年 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及油画系第一工作室
1991年~2004年 任教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986年 作品《黄土高原系列组画》参加全国六大美院附中作品巡回展
1990年 作品《少女》参加陕西省首届青年造型艺术大展,获一等奖
1992年 论文《浅谈维米尔的审美情趣和技法》入选全国油画艺术研讨会
2001年 油画《眸》获美国东方文化基金会优秀奖,并被美国新英格兰博物馆收藏
2002年 《蓝衣少女》等四幅作品在西班牙、意大利巡回展出
2003年 公派赴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留学
2004年01月 受邀于莫斯科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举办油画作品展,接受俄罗斯首都电视台和文化电视台专访;作品《金发女郎》刊登于《亚洲周刊》封面
2006年05月 受邀作为中方画家代表参加《俄罗斯大师油画精品巡展》
2006年 应邀为陈香梅陈列馆绘制《陈香梅女士像》
2008年 出版个人专著《冯斌油画》
2008年 作品《孕育》被福建省美术馆收藏
2009年 作品《红发卡》被鄂尔多斯人民政府收藏
 

 
 
  
    冯 斌教授的专访
 
1.《时尚色彩》:冯老师您好,能说说您最近在忙些什么?是不是有什么新的作品在酝酿中?
     冯老师:确实每天都觉得很忙,很多事,但比起刚调到杭州的时候,现在心静下来了。浙江人很勤劳,年轻人、老年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或者工作在做,很佩服,忙起来是充实快乐的。我现在大部分时间要在工作室里,画画,或者看书,听人说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画家,身边最好要有一个博物馆,其次要有一个图书馆,最起码也要有一千本书。一本好书会影响一个人很长时间,就是要多看多想。雷诺阿也说过,自然不能直接给你提供绘画的艺术性,只有在大师的作品中才能体会到。最近还有和浙江企业家合作艺术投资课题研究的事情在做,是探讨什么样的作品是值得保留下来的。油画是西方国家传进来的,我们总在讲要民族化,怎样民族化,我觉得不应该简单地表现为用油画方法和材料画中国画,也不是用中国画的方法和材料画油画,民族性和我们的个性一样是自然流露的,是自然和肯定会融入到作品中的一种东西。我近期也有两个系列在创作中,一个风景的,一个肖像的,就是在尝试把我们国学文化和民俗文化中的一些东西怎样在作品中能体现一点,有难度,但是很有意思。现在每天都要有时间在画画,否则感觉空虚。以前的作品很多被订掉了,觉得空,需要出作品,有些作品需要深入,有些不好的要盖掉重新画。现在的年龄,经历和各方面认识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应该潜心出一批精品出来。
2.《时尚色彩》:您曾留学俄罗斯,在留学期间是主修人物肖像的,哪些大师对您的影响比较深?现在您还经常去俄罗斯写生吗?
     冯老师: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一个富含文化气息的国度,也是一个宗教信仰浓厚的忧郁的民族,她这种明显区别于其它西方国家的强烈的艺术气质深深吸引了我,尤其在他们年轻的美丽女孩的眼中也蕴含着这样的神秘气息,所以我在留学期间大量画各种模特,画他们的肖像、人体,试图去了解。他们的气质形成源于所信仰的东正教再加上几次大的战争,使他们对待生活,对待死亡都有着坚定和无惧的精神。 历史上有很多肖像画大师,列宾、谢洛夫、弗鲁贝尔、欧洲的凡代克、鲁本斯、英国的庚斯勃罗,像克拉姆斯科伊的《无名女郎》、谢洛夫的《少女与桃》,都是我少年时期就迷恋的作品。尤其是谢洛夫是我最崇敬的画家之一。留学期间去了很多博物馆,如特列恰科夫美术馆,有幸在那看到谢洛夫原作,他的一些小幅的写生作品,有些还是未完成的稿子,他是和印象派同时期的,所以也有些印象派的笔法,他的肖像用色、用笔的激情很令我着迷。 在俄罗斯我利用整个暑假时间沿着著名的伏尔加河游历写生,去了好多一般人不去的小乡镇,感受本土的俄罗斯生活,看到了藏在小屋里的大师原作,也带回了很多自己的写生作品,对风景画表现有了更多的体会,收获很多。
3. 《时尚色彩》:您能说说国外和国内的艺术教育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冯老师:国外的艺术教育是普遍性的启发性的,他们普及美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我们可以从国外人的衣着、家庭布置等等各方面看出来,他们搭配的色彩比较和谐。就俄罗斯来说,他们的艺术教育是一种基础性教育,在大中小学里艺术教育是主修课程,是免费的,美术馆博物馆对本国学生也都是免费的。其中普希金造型艺术馆里面雕塑、浮雕许多都是复制品,“胜利女神”、“大卫”、“维纳斯”,因为俄罗斯的翻模技术世界一流,复制品和原作一样大尺寸,几乎可以乱真,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国民不出国门就能欣赏到世界一流的艺术作品。经常我们可以见到学生们被专业老师领着在博物馆看展览和临摹,还不时地讲解,讲的不对旁边观众还会来给他纠正,争论,很有意思。欣赏音乐、观看展览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俄罗斯的美术学院是按工作室划分的,工作室与他导师组的风格一致,有古典绘画修复专业、马赛克壁画专业,各种不同风格的油画工作室,也有当代绘画,你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但工作室制度很严格,一旦进入某个工作室,就要严格按导师要求去做,他们教学重视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很强。这种传统教法,使得风格反而更加明显,为学生打下很扎实的基础。真正的个性风格是在出了校门后去自由研究和改变的,因为有了工作室打下的扎实基础,改变和树造风格是更容易的。国内的教育需要立竿见影,功利性比较大,相对专业课程比较少,逼迫老师必须更多结合专业要求来上基础课,学生基础能力比较窄和单一,专业到了一定程度后再要拓宽就有局限性,因为基础不够厚实,其实有时是很可惜的。
4. 《时尚色彩》:俄罗斯人在艺术观念上和国内有哪些差异?
     冯老师:有句名言讲“艺术诞生于情感,毁灭于观念”。感觉国内比较重潮流,大家都在忙着创新,过于推崇当代性,一味追求刺激眼球,太强调观念,缺失美感。我感觉艺术就要有审美性,为了创新而创新,标新立异并不是艺术。我们通常认为俄罗斯艺术很传统、保守,去那看了才知道,原因在于我们国内所看到的还不是他们最精彩的作品,他们的传统写实作品相当有气势,很厚实,同时他们的当代艺术也做得很成功,在大学工作室里有些很现代很当代的,传统古典与当代艺术之间也不相互贬低,而是尊重和鼓励的态度。各自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方向,不随意变化,认为在所关注的领域努力去坚持做到最好,真正出了好作品都会得到认可。由于民众受艺术教育的机会普遍,他们不光能欣赏传统写实的作品,对当代艺术、抽象艺术甚至装置艺术的理解也比我们国内要深,能看出好坏,懂得欣赏。

5. 《时尚色彩》:俄罗斯的展览活动和国内的展览活动有什么区别?
     冯老师:俄罗斯有一个很大的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展览很多,多数还是当代艺术作品,平均20天有一个新展览,不断的,很早提前就有海报出来,你直接可以知道很多展览信息,装置的、抽象的、各种材料的、也有设计方面的,气氛很活跃,风格多样,因为不间断,人们会不时去那里看看,也给朋友带些信息回来,不同风格喜好的人都可以在那里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气氛很好。俄罗斯的博物馆比较传统经典的作品展览也很多,还不是一成不变的,常常翻新,会把过去的藏品有计划地拿出来展览,还有和德国、英国等等博物馆的交流展,都是世界性的经典藏品,经常可以看到。此外,他每年有两次大型的春秋艺术博览会,在红场旁边的马涅什博物馆,每年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专门的但是很商业化的艺术展览,办了很多年了,有效促进了艺术品的交流。现在我们国家也不错,博览会、商业性的、专业性的展览都比较多起来了,特别是杭州,我们的博物馆美术馆展出精品都是免费的,政府也通过很多渠道和政策鼓励创作,有了比较好的外部条件环境。

6. 《时尚色彩》:您能说说在油画技法上国内外有什么不同?您现在有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
     冯老师:油画是西方绘画,技法多样,传承年代久远,就像我们中国画在中国有着很系统很科学的技法流派,油画在西方也是一样。早期的坦培拉、蛋彩、湿壁画、古典油画,都属于作坊、画坊形式的东西,各个画坊有各自独特的技法和材料,他们为了使色彩更有透明感,甚至使用贝壳、琥珀等研磨成粉,调媒介剂作画,有的媒介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维米尔就是因为发明使用了“神膏”而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透明与晶润效果。各画坊的制作严谨,规矩讲究,不同的材料与技法步骤,造就了不同的作品风格,对地区甚至国家的画风影响很大,我们看法国、英国、荷兰、俄罗斯等他们的油画就是完全不同的风格表现。到19世纪法国皇家美术学院的出现,才公开把材料技法作为系统科学的一门课程,使学生可以系统地进行学习。国内研究材料不够讲究,步骤不够严格,画面不够精致。过去国内油画与水粉画比较接近,改革开放后,开始引进一批国外专家如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宾卡斯、伊维尔教授来讲授技法,推动了画家对材料的重视。随着科技发展,现在材料更加多样,尤其当代画家使用材料的热情更加高涨,表现更为大胆,我认为更需要系统严谨地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才能创造出更加讲究的精品。我现在没有刻意去树立一种什么风格,感觉这是和人品、性格、经历、审美倾向有关。以前我也很苦恼,总想是不是应该变形、应该更当代、更民族化、形式感是不是应该更强一些。后来去了俄罗斯,发现我没有必要去刻意改变,艺术家的心态应该是最接近自然的,画如其人,功夫在画外,多交流学习,多关注生活,态度认真,作品的内涵会随着你的修养而丰富厚实起来。现在我认为是有我自己坚持的东西,想表现油画庄重、厚重的美感。题材上比较倾向于人物画和田园风景,人物画女性题材居多,风景画相对比较写实,都表现唯美、恬静的感觉,画面淡雅些,追求色彩丰富,表现相对轻松。

7. 《时尚色彩》: 您的油画作品非常的多,有哪一幅画是您最喜欢的,或是给您印象最深的?为什么?
     冯老师:人物画里是《金发女郎》,是在俄罗斯创作的比较成功也被评论家肯定的一幅作品,初次见到很多外国美女,欧洲女孩的皮肤、气质和多样的色彩很新鲜,又利用了刚从大师原作中学到的表现技巧,同时也开始关注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了。还有一幅是风景的《蓝房子》,大自然生命状态的多样性,空气和色彩非常明朗,树枝的生长态势体现出无穷的活力,当时游历在伏尔加河畔的很多记忆都在里面。

8.《时尚色彩》:您是如何看待艺术和时尚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冯老师:“时尚”的感觉是比较“潮”的、年轻的、前卫的,更多和摄影、模特、服装、装饰设计等联系在一起。认为时尚是一种概念,多体现在文学思潮、设计生活中。但是绘画中也有时尚。过去因为我们封闭,绘画中的时尚体现为一阵跟风,50年代是苏派,苏联的传统写实影响了我们艺术教育各层次,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因为我们缺少技术,引进了宾卡斯,兴起古典风,我也是那时候手古典风和苏派艺术的影响选择了写实绘画,而且有幸被选中到了美院的古典第一工作室。后来引进怀斯,他的淡彩、超写实,又造就了四川小画派等兴起一段时间的伤感美术。时尚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段是不同的,是不断在变化的,但艺术不能总是在变化,它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有着稳定的基础和内涵,能引领时尚带动潮流,是社会文化素质的体现。绘画中的一阵风,来的时候大家都在画这些,不在这个风中的就属于陈旧了,落伍了。这种观念是很不好的现象。艺术应该是你什么性格就做什么,画如其人,像安格尔和凡高,他们是同时期的,但艺术风格完全不同,如果你让安格尔去画凡高的东西,他一定苦不堪言,而凡高要画安格尔的也会很痛苦。艺术风格是多样化,应该并驾齐驱的。总之艺术特别是绘画,追求的是美感,需要慢慢品味,不时突然变化的,跨度也不会太大,针对单个的艺术家,他的成长一定是循序渐进自然而然的。另外艺术需要慢慢品味,艺术家不要过于关注时尚,但也不能拒绝时尚,因为他对生活的影响是很大的,时尚是大众化的与市场有关联,也是艺术的表现题材之一,可以带给艺术家新的灵感。时尚是有文化的通俗的,时尚的东西一定富有设计感,在设计中体现美感,体现艺术性。时尚当中的精品一定是艺术性比较多的然后才会留传比较久。时尚设计师的审美水平很重要,能欣赏和辨别美,美的东西要让人一看就能感觉到,不需要去解释太多,一件设计作品,不是说观众来了,你一遍一遍解释我这样设计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观念,不说人家就不知道你做的是什么东西。绘画我觉得更是这样,要传达的东西和情感就在作品本身,如果好,观众会自己走进去,自己去想象去了解。有一位企业家买我的画挂在家中,一幅很安静的风景画,他说每天出门或回家都想回头看一眼那幅画,心一下就静下来了。我觉得很感动也很激动,有了更大的创作动力。

9. 《时尚色彩》:能谈谈您是如何理解“色彩”这个词的?

     冯老师:我认为“色彩”是有情感的,会影响人的心理。色彩还具有偶然性,你发现到了有感觉时可以画得很好,没有感觉时即使颇有建树的大师画的作品也会流于平庸,不同于素描。 “色彩”有媚俗和典雅之分,与她的取量和材质有关系,比如“大红大绿”是民俗化的,而“万绿丛中一点红”会让人感觉美妙醒目。色彩还是第一感觉,给人的刺激更直接,我爱人去买衣服,她说第一眼吸引的肯定是颜色,颜色在不同质地上会产生不同的质感,然后才会注意到款式价格等其他方面。另外我们看一些时尚杂志、期刊的时候,也总是首先被它的排版配色、样式所吸引,接下来才会关注内容。其次绘画的色彩与工艺的色彩是有区别的。工艺色彩是平涂的,为了便于印刷,而且用色更多目的是为了迅速吸引眼球。而绘画色彩是需要慢慢去品味,它更强调色彩的肌理效果和节奏感,要体现画家的激情,要具有画种特性。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设计优先,也使许多油画作品倾向于更多设计味,色彩很艳丽,夺人眼目,但缺少了些厚重感和艺术性。去年上海艺术博览会,一位国外的朋友回来看了很诧异,奇怪国内的绘画展怎么变成了招贴展了,缺少经得起近距离细细品味的作品。还有一点,“色彩”是有深度的,可以不断去挖掘。像我们中国画的色彩就很好,由于最早产生于士大夫、文人,它更讲究雅致的色彩,与诗词、意境等有关联,所以即使墨也能分出五色,很有层次和感情。我近期研究的印象派和纳比画派,发现他们就在色彩上挖得很深,但是又各不相同,而且乐在其中,甚至迷恋,也造就了像莫奈这样的色彩大师,像法国的修拉、希涅克,他们的用色全部是纯色,纯度很高,但放在一起画面却很灰,呈现出非常明快雅致的效果,有极强的色调感。我在国外见到原作还临摹过,深深被震撼,我感觉掉进色彩的世界里,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激情。

 
 
 
 
 
10.《时尚色彩》:您经常去写生,哪个地方是您印象比较深的?为什么?
     冯老师:我在任何地方都会想要去写生,在不同的地方可以画出不同的感受。写生是画家不可替代的一种认识自然感受生活的方式,比起画照片和临摹,写生有更多更明显的激情和冲动,感受更加真实。而且因为时间短,要求你更概括,要去掉很多琐碎的东西,也真正能看到颜色和归纳颜色,对于颜色的运用,临摹和画照片时很容易概念化,而写生的时候色彩还可以靠你自己去挖掘。写生我最喜欢的是田园风情,最有感情的应该还是新疆,我出生在那里,在那里大学教书又十多年,那里的风土人情,风景地貌都给了我很多营养,在新疆我画了很多写生作品。
11.《时尚色彩》:再要去写生,会选择哪里?为什么?
     冯老师:现在杭州也经常出去,浙江、江西、福建、安徽都去过,这里和新疆、俄罗斯及其他地方不一样,有自己的特点,江南风情给我感觉很新鲜和谐,色调统一,很有中国画的意境,韵味十足,所以这里出国画大师。受之影响,我现在的画面也更纯净、更亮,画面呈现高调。目前有几个创作系列课题,我会围绕创作不断深入的需要去选择写生的地点。我收集素材也拍照,但是一定要写生,每次出去都会有一批写生作品带回来,好的留下,不好的后来再盖掉。有的收藏家比较喜欢我俄罗斯创作的作品,因为很多都是直接写生的,很投入,作品表现力度够,比较感人,所以,真正用心去画的作品,是可以打动人的。
12.《时尚色彩》: 您画了那么多的油画,近几年有没有办一个大型展览的计划或打算?
     冯老师:在杭州,有了更多对外交流的机会,我的作品也受到了关注欢迎。现在留下的作品不太多,正在努力出一批新作,给自己加鞭,准备两年内办一次个人画展,请观众检验一下我近期的作品效果。
 
 
 
  

 

版权所有:国际时尚色彩教育中心 中西色彩设计科学研究院.盗版必究
地址:中国杭州学院路50号 E-mail:Zfca@163.com
Tel:086-0751-88272932 Fax:086-0571-28822802
常年法律顾问:林律师 史伟峰

 

 

 

访问次数:1636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