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刚(Zhou Gang),1961年生于陕西,祖籍山东
学历:1982年西安美术中专毕业
1988年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
1992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毕业
1998年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9年中国美术学院水彩高级研修班毕业
任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流行色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主席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浙江省流行色协会副会长兼色彩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环境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浙江省粉画家协会副主席
浙江省科普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多次担任全国水彩画、粉画评审委
著作:《水彩新技》、《中国水彩名家技法》、《工艺美术》、《广告创意》、《素描表现技法》、《水彩画研究》、《建筑、环境•专业水彩》、《体验设计•素描》、《体验设计•色彩》、《体验设计•速写》、《体验设计•写生变形》、《设计基础•设计色彩篇》、《设计基础•设计素描篇》《钢笔风景速写》、《水彩风景写生教学》《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水彩画 水粉画》、《世界水彩六百年》
画册:《中国当代美术家•周刚》、《中国美术家•周刚》、《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周刚》、《独行者的脚步•周刚》《周刚•武义写生作品集》
论文:在《新美术》、《美术观察》、《亚洲艺术家》、《艺术界》、《水彩艺术》、《中国水彩》等刊物上发表三十多篇论文
作品:在国内外数十家刊物上发表作品百余件,并在美、日、韩、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与地区及国内十多个城市举办个展或联展
 

 
 
 
 
 
 
 
  
    专访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浙江省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周刚教授
 

1.《时尚色彩》:周老师,能谈谈您最近在忙什么?
   周老师:近3年来做了这些事情,首先做了杭州市地铁的概念设计,之后紧接着就做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杭州馆的总设计师,又给中国馆的国家贵宾厅和黄铁山老师一起创作了目前中国最大的水彩画。今年又开始做杭州市城市形象设计,视图把杭州市的城市形象做一个比较彻底的研究和改造。这期间我还写了一本书。叫《水彩,水粉》,这本书现在是作为国家级普通高等院校重点教材。另外还出了两本画册,一本叫《道内象外》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所有的绘画都在一个大的自然的法则之内叫道内,象外:所画的画是追求画的像外之象,不是临摹的像。我还到浙江武义县某村去写生,每年都去,先后去了4、5年。前段时间武义县政府办了个文化节,为我出了本画册,名为《武义写生作品集》,让我很感动。还特意为这本书搞了个首发式,我觉得你对人家很好,他们也就对你会更好。今年还去了安徽的渣济写生,他们希望给我出本书,有很多的名画家也去那里,我就建议说:那就和去的名画家一起出一本书。我们在一起画了一副长卷,觉得很好。最近就忙了这些事。

2.《时尚色彩》:您一开始是怎么和水彩画结缘的?如此钟情水彩,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
    周老师:是这样的。当年美术中专毕业后我留校当了老师,但我很喜欢油画,就又考了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考了油画系以后有一年,有人建议我最好学设计,他们说未来的绘画、设计会有更大的关系,最后我就选择了设计。当我大学毕业以后,我一边学习设计,一边又很喜欢绘画,就自己开始画水彩,一画就画了20多年。在我看来绘画和设计是相通的,都是你对世界的感悟和对人的认识,设计和绘画所表达的东西是一样的。设计有时会受到一些阻碍,比如说受到甲方的阻碍,社会发展的阻碍,受到技术的阻碍;绘画则不是,只要你能想得到,你的思想有多远,你的画就能走多远,绘画更多的是挖掘你自身的文化的、精神的、和你自身对世界看法的一些东西。我现在是越来越选择绘画,虽然我现在在学校从事的是设计,我带的研究生也是学设计的,但我近几年有意的将设计带到对根系的研究上面,有对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对中国民居的研究、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关系的研究、对中国传统装饰的研究等,这些东西都会对我们未来的设计,和我们未来的绘画有极大的影响。从前几年开始,我逐步的认识到:我们的研究应该做些根性的研究,我建议我们的学生要研究问题从根性开始研究,就是从研究最基本的问题出发,这个事情到底是干什么的,怎么出现的。绘画本身是艺术,是表达艺术家的情怀,然后把它画出来,摆在家里看就好了。这当中的文化、宗教、哲学的意义很多,我们要把它看穿了,简单的去分析这些问题,所以我建议从根系去研究。我带着我们的研究生,本科生到中国的农村,去寻找我们中国人的那种空间关系,文化习惯,对色彩也好,对材料的使用,从这里面去发掘和研究。
3. 《时尚色彩》:您的水彩绘画中比较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周老师:我的绘画分为几个阶段,2006年前基本上画的女性人体比较多,所以很多人的评价我是画女性人体出名的。2006年突然转向,开始去画矿工。这两个反差很大,一个是画的很甜美的女性人体,一个是非常苦涩的,非常沉重的的中国矿工。很多人认为,我是从文革后期过来的,所以很多人说我在精神上,是希望的一种追求,向往更高的或是自由的,或是我最不理解的方向去走。突然我又发现,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是有着很大的一群人在支撑着国家的力量,或者说民族力量,这种力量在我看来就在最贫的,最基础的地方。我就把我的精力转向这里,去寻找支撑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基础的动力,去寻找矿工。到了矿区后,给人们的感受及其深,他们对生活的要求及其简单,从他们身上体会到对一切问题他们都觉得是当然的,他们对自己所付出的和所得到的觉得无所谓,是应该的。这是种很大的很重要的民族的精神,一种忍耐力。这种忍耐力,宽厚的能力是很强大的,这是我从矿工身上学到的。我画了很多的矿工,我想把矿工们塑造成这个时代的纪念碑。虽然他们从表面看是直挺挺的站着,但它所寓意的是,他是这个时代的纪念碑。
4. 时尚色彩》:对于艺术家本身来说艺术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观念转变过程,从技术上讲,艺术家得经过一点一点地学习和摸索才能有所进步,您感觉自己在这方面有什么独特的东西,有没有自己摸索出来的技巧?
   周老师: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艺术家的进步要靠两点:一个是艺术实践,包括你必须读相当多的书,从读书中体会很多的东西,读书会让你用别人的思想开拓你的思想,用别人的人生故事来告诫自己的人生故事。还有就是从读书中体会到,只有在那个年代才有的东西,包括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感受不到的大自然很多的暗示。我对自己说要读懂一切暗示,比如说:到了冬天人会穿很多衣服,活动量减少了,但到了夏天气候会疯狂的浪费你的能量,夏天最热的时候,你最需要什么?喝水。且还有那么大一个西瓜,里面包含了水。夏天能使你燥热的受不了,到了秋天的时候,觉得肺都要干掉了,但又来了颗梨,给你润肺。这是谁给你安排的?好神奇!又比如说天上有北斗七星,地上有七星瓢虫。算盘珠子是7个,音乐是7个音符,色彩是红、橙、黄、绿、青、蓝、紫7个颜色,人身上有七窍,一个星期有7天。我们就拿一星期7天来计算,如果说一星期7天都是工作,没有休息,人类会发展成什么样的状态?只工作不停止,人类会不会变得非常疯狂和焦虑。而上帝会告诉你工作了七天要礼拜,面对着上帝,面对着苍天去礼拜,去洗刷自己的心灵。这些事谁安排的?这就是个暗示。作为个艺术家要努力地去理解和体悟这些暗示,我从读书中体悟到很多东西最后让我觉悟,觉得是看到了自己,悟是让我明白了,就是看到了我的心,然后我就明白了。这就是我从读书中体会到的,循序渐进的另一个方面,也就是说绘画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艰苦实践,把这两个实践放在一边,剩下的就是要破译开你身体中的灵性,有人说绘画是靠天才的,你及早的把你身体中的灵性打开了,任何人阻挡不了你,你就是个大画家。或者,也许你身体里本身没有那个灵性,你怎么努力也不行,但是人有时自己也不知道。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相当高度的有灵性的那个生物。我再和你们说个很奇怪的事情,当老子出现的时候,西方人也同样出现了大哲学家;当每个时代遇到瓶颈的时候,不知是谁来安排的,都会有些大人物出现,这些大人物的出现,会迅速的改变这个时代的历史进程。比如说人类交流遇到瓶颈的时候,就有人开始发明电脑,网络。就是那么几个人发明的,全世界在使用的。所以这些你以为或我们认为,它就是那么几个人努力学习才这样的,其实不是,所以西方人讲:“上帝在角落里”。

5.《时尚色彩》:您在创作中是带着怎样的一种心态的?
   周老师:胡适先生有句话,讲的就是我今天的心态。他说:创作,如果你不是以当代的情感,当下的生活为你创作的基础的话,你所创作的是没有生命力,没有意义的。因此,我所创作的就是我能体验到的东西。也就是我对当下社会的理解,对当下社会人的体验更切实际,我画的就是人体。

6. 《时尚色彩》:在您心里,对画家和艺术家有个什么样的定位?
    周老师:在我看来,画家是从事绘画的一种,他们和艺术家相比有一个本质的区别。画家的全部精力在绘画上面,而艺术家的精力不在绘画上,或者说不完全在绘画上。艺术家是研究美学问题的,美学本身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是哲学存在的问题,是上层建筑,美学本身不仅仅是解决美化的问题、装饰的问题、美学是一个解决人的生活问题,社会问题、解决一些人的未来发展的问题,是人们对审美的一种趋向问题。艺术家更多的是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他所承载的责任远远在画面之外,而画家很多的问题都解决在画面之内。

7. 《时尚色彩》:你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周老师:我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能画出真正的我,‘让我存在’。就是说画出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画出艺术家本人的存在,艺术家对这个世界最终的看法是什么,用他的笔,用他的形式来表达出来。这就是我看艺术的最高境界。
8.《时尚色彩》:有人说书画界也是名利场,您是怎样看待“名利”的?
周老师:书画界是名利场,这可能是对的。我觉得我很幸运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有两个方面的哲学很值得我们研究,或者是两个方面的文化很值得我们研究。一个是以孔子为代表的,比如说论语,依我看这是叫入世哲学。如何进入世界,如何在世界上与人相处,与社会相处,如何去待人接物,教我们怎样去奋发图强、去工作,这个是以孔子学说为主的。其实,我认为每个人在40岁以前,就应该去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家庭、社会地位等,通过这个阶段努力去构建好。我们很庆幸的是:还有一种学术,如《道德经》,《老子》,《庄子》地研究,他们的研究在我看来是一种出世哲学,曾国藩先生说过:人生有这么几个阶段,第一个是人生下来像个水珠一样,玲珑剔透,那样的纯洁,所有的光线通过它都可以反射并折射出来。一个人生下来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清纯。到了少年时期,开始学习,开始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活力,去蓬勃,一往无前;到了青年时期,他考试认识到自己的一些能力,同时他的学习也为他带来了很多的聪慧,对世界也有他自己的一些判断,有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到了青壮年的时候,他满腹经纶,学了很多东西,他就觉得可以照着自己的方向,坚定地去努力工作。当努力工作以后,有时势必会刚愎自用,就会得罪不少人,会伤害不少人。到了壮年的时候,他原以为可以照着自己的方向去完成的,结果没有,很多问题使得自己变成众矢之的,得罪很多人。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及时的把握自己,反省自己,对很多问题用浑浊的方式来看,不要过早的下结论。可能会获得更大的人缘、更大的空间、取得更大的成功。这个就是老庄哲学里面告诉我们的,不要担心什么东西没了,老庄哲学给我们最大的体会是:“世界上的路上是有很多条的,一定有条路是给你的走的”。用西方人的话说:“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还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

9.《时尚色彩》:作为艺术教育者,您是怎祥引导学生的?

周老师:我对我的学生要求要学会几点:首先是学会做人,人不好对别人的影响不大,但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人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打开,让自己的心吸收各种给养,把心养大,养心的好处就是很多的挫折和磨难,你要是看透了,它就是必然要发生的;你再看透点,它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并能体会到一种快乐。人活着的意义是体验,去体验所有的事情。这是其一;其二:是问学生准备好了没?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你准备好了吗?成为社会的一份子,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又需包括几点:第一;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今天的社会需要文化人,你要有文化;需要独立思考的人,你要学会独立思考;需要有竞争的人,你要有竞争意识和做好失败的准备,如果想成为艺术家,要把基本功准备好,更要有很好的文化基础和造型基础;有很敏锐的思考能力;有非常好的身体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否则你会坚持不了多久。

 
 
 
 
 
10《时尚色彩》:对现在的艺术院校学生如何评价?

周老师:现代艺术院校的学生,我认为;他们的思想十分活跃十分积极,我完全不同意很多人对他们的评价:今天的年轻人不肯吃苦,没有希望。这完全是错误的。为什么呢?仔细的想想,当年我们的父母担心我们没有上进心,没有责任感,以后怎么办,这完全是过分担心,以他们的思维来判断别人前进的脚步是错误的。我自认为自己有很强的责任感,上进心。和我们父母亲当年说的就不一样,这和年代没有关系。今天的年轻人有一个问题要批评他们,由于他们相对读书比较少,所以他们认为自己年轻,自己什么都是时尚的,先进的,这是错误的。胡适先生在差不多80年前写的书,里面所提到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仍然是人们所思考的一样的问题。胡适先生在新文化运动早起写了这么句话:“与其用3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20世纪之活字”。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要与时俱进,要用的文章和写的东西也好是现代的。“学贵新物,守旧无功 ”、 “为写实今日社会之群众,皆无艺术之价值”、“谁为谁之事为真事” ——谁做谁应该要做的事,才是真的要做的事。跟我们今天人们所思考的是一样的。 最后就是希望他们真的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是给自己开道,不是给别人开道,学习是解放自己,不是解放别人。

 

11.《时尚色彩》:您总是去全国各地写生,那下一站的目的地是哪里,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

周老师:我很想去我没去过的地方,就国外来讲想去南美洲,国内的话很想去大西北,去寻找文化之根,去寻找佛教之源,从杭州——河南——西安——天水的麦积山——敦煌,这一条线上集合了整个中国的文化精华。我下一站就要去这里。

12.《时尚色彩》: 您天天和水彩打交道,能谈谈您对色彩的理解吗?

周老师:我所画的画,画的水彩,不管是人物也好,矿工也好,我认为我是尽量的去写实,但很多人都认为我的画很表现,不写实。其实在我看来不是,我看到的就是这样。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从色彩上来讲,我所表达的色彩,是非常注重时代感和注重环境的。我们拍一张照片都有色温,每个城市会有每个城市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气息,有几次到香港,一下飞机一闻就是香港;一到美国的机场一闻就是美国;它的空气中混杂着浓重的地域味,色彩更是这样。人也是这样,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气味,一个同样的香水喷到三个人身上,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那么人身上的气味是这样,你能体会的到,那么色彩更是让你体会的到。每个城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色彩,每个时代的人对色彩的认识也不同,所以我对色彩的认识就是尽量表达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色彩。比如我认为今天杭州女士们的色彩,在我看来就是咖啡色,那种慵懒的、纯净的、有品质的生活,想通过这种色彩来表达,我所看到今天人的一种状态。这种色彩一定不是那个时代,这种色彩是通过你对人的体验、对城市打交道的体验所整合出来的,这是我的理解。

 

13.《时尚色彩》: 您总是去全国各地写生,什么地方让您印象最深?

周老师: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云南,到了云南才发现,中国的河川大山是那样的丰富,画家想把大山大的气势画出来几乎不可能,面对那样的山川没有办法,只能用心去体验,然后把那个感受带回来,你想把它画出来几乎不可能,那种气势是人所不能为的,云南的变化是我觉得最丰富的,体会很深,很好。第二个印象比较深的是广西的侗寨,去写生,发现那边侗族的人个子很矮,人也很少,他们在很边缘的地方生活,所以他们的思想发展比较慢,建筑形态也好,音乐形态也好都发展的很慢,人与人之间不能进行长距离的交往,近亲结婚的比较多。这让我感觉很悲壮,这些人能坚持的活着。尤其到台湾,我也觉得很悲壮,台湾人环山把太平洋打通,相当不容易,把山劈开,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山,我们看到的是一条道路,获得的是一种精神,所以我们从中能学到很多东西,这就是我在写生中一边能收获些作品,另外就是被很多地域的山水文化所震撼,被那边的人情所震撼,和被他们的精神所震撼。印象很深。

 

14.《时尚色彩》:色彩在您的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影响?

周老师:我对色彩很敏感,对生活中的色彩也很敏感,一生中我喜欢颜色尽量‘单纯’,颜色不要太复杂;我希望我绘画中的颜色,要把所有的丰富与复杂隐藏在淡然与单纯之后,比如说年轻的小孩爱吃糖,甜食;到了青年的时候爱吃冰淇淋;中年的时候喜欢喝茶,并且是苦茶;到了老年以后能从一百白开水中体会出百味来。所以希望我们的色彩,从表面上看是一种颜色,里面却有非常丰富的色彩感受。今天我们谈流行色,对中国人的流行色,我的体会是中国人,尤其是普通老百姓对色彩的把握不够准,认识不到今年所流行的与他自身的关系是什么。比如说肤色,体型,长相等不适合穿这个颜色,但是他不能敏感的认识到,他认为人家谁是这么穿的好看,所以我也这么穿,一定也好看。其实不是的,色彩是和人的精神气质,体型,和人的肤色是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大部分人在这方面的认识不够,把握不够,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不懂得色彩搭配,色彩应该让我们穿衣服的人懂得最简单的道理,穿衣服时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色彩是什么呢?首先应该搞懂什么是极色,对比色,同类色,什么色与什么色是可以调和的,什么色欲什么色是不可以调和的,哪两种颜色或几种颜色在什么彩度下可以调和,什么彩度下不可以调和。这些其实很简单,比如说我们的流行色协会可以和很多单位合作,给他们做些简单辅导,就可以让很多人受益。我们看到西方的尤其看到欧洲的颜色穿的很漂亮。美国人虽然穿的花花绿绿,但其实他们是很有讲究的,到什么程度,比如有一个非常刺激的颜色,他们一定会用一个中性的或灰色的颜色去调和,去把那个炫耀的颜色捕捉在范围之内。所以我对色彩的认识,流行色或是我自己的画也好,就是要符合时代,符合自己的身份。

 

15.《时尚色彩》:作为浙江省流行色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您能对流行色协会今后的发展谈一些建议和想法。

周老师:流行色协会是个很有作为的协会,它所牵涉的面很广,所服务的对象也很广,完全有能力为国家,为社会,所能服务到的城市,起到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谈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是需要有一群人去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精神去创造和改变一些社会发展中的不足,我们以为像流行色协会这样的一个团体,以它的一个学术的角度,学术的心情和情怀,来面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一定会提出很多的很有建设性的意见,比如说我们已经看到,在改革开放30年中我们的城市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交通问题、社会问题、城市色彩问题、城市个性问题也是其中很突出的问题,流行色协会自然有它所作为的区域。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从一个温饱型社会结构,向小康的、富裕型的社会发展和迈进,而我们人的思想和审美的发展,远远赶不上今天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流行色协会完全有它所发挥的余地,可以告诉今天的人们,如何认识色彩、如何使用色彩、如何计划色彩、就和如何计划自己的人生,计划自己的生活一样去拓宽。另外从色彩研究来讲,中国人的色彩研究还处于比较初步的,跟今天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在流行色的研究上,几乎是没有国际性发语权的,我们必须的把这方面的研究努力赶上去,使得中国在这上面的研究,有说话的权利和自己说话的地位,能发出自己中国人的声音。就协会来讲,我们是希望一些很有活力的人,尤其是既有活力又有创新型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是非常好的,同时,要让他们发挥一些主导型的作用,这种主导型的作用更要从专业性的角度出发,去带动研究和设计。今天的流行色协会,在对社会的服务,面对社会的务实态度,已经是很多协会所不能及的,通过努力,让别的协会认识到他们的不足,流行色协会还要有计划的宣传自己。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协会它所研究的领域,对今天的人们,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流行色已经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超越了我们普通的艺术研究范围,这种研究已经干涉到,或者服务到了今天的社会发展、更促使人们对于共同审美的一种真实意义,我们研究的是总体社会下的总体色彩,感受的总体色彩也是我们要研究的,研究今天的城市发展和人们的形象,这是一个深层次永久的研究课题,是持续性的。

 

16.《时尚色彩》:下一个举办画展的地点想选在那?为什么?

周老师:想在北京或在上海,北京最近有人邀约和美国著名的艺术家搞个展览,还在准备中;上海我想可以表达的更文化质点,通过思想沉淀出一点点的东西,就是你自身的一种力量,这种东西我们称为“质”。在上海办展览的话,我想把我的画画的更朴实,更质一点。

 

17.《时尚色彩》:如何看待“色彩设计”的市场前景?

周老师:色彩设计在我看来是极其重要的专业,色彩设计也可以叫色彩计划,我们有意识的去安排很多色与色之间的关系。我曾经到美国的费城,给我的印象很深,红红的用砖切起来的一个城市,华盛顿白色的建筑物,到了冬天树干是黑黑的,那种感觉很美,很有力度,而到了费城很温暖,他的色彩使得他的城市个性很强。而我们今天的中国城市发展的脚步很大,但反过头来由于我们走的太快,把我们很多的思想丢在了步伐后面,很多问题来不及考虑就做好了,今天应该通过我们的色彩来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不同情绪表达出来,通过我们的色彩计划,把城市所表达的色彩做出来。每个城市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在色彩搭配上、选择上也应该配合这个城市和配合这个城市的人,这也应该做一种计划,疏导我们的城市色彩。还有是我们的产品,公共的交通设施也可通过我们的色彩计划,使他成为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城市色彩的主导部分。比如说杭州的城市色彩是比较淡雅的,色彩个性可以有很专业的,我们讲中国社会对色彩的要求就是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叫做:“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他们通过色彩来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社会的等级关系;今天的寺庙有些用黄色的墙,琉璃瓦;有些是红色的墙,金色的瓦通过色彩来体现他的庄严;再看:“色彩与方位地位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中央是厚土是黄土,黄色是有最高品级的”。所以我们的寺庙是黄色,占据了最高品级的颜色。就今天的城市来讲,应该有计划把城市的中心或城市的边缘,城市的最高机构用色彩把它拓展开。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一些色彩想象力。

 

18.《时尚色彩》:平时除了忙于工作之外,还喜欢做些什么?

周老师:我除了工作和画画之外,最喜欢看书,看电影,我是个电影迷,我可以从电影短短两小时中把人物关系整合在一起进行解读,发现现在已经到这一步了。前段时间去看了话剧《暗恋挑花源》,我很多年没看话剧了,才知道话剧已经发展成这样了,很蒙太奇,很实业型,我觉得很好。我以为台下的人可能看不懂,但台下的人看的很高兴,我不知道他们能不能从艺术的角度去看。从过去的话剧,过去的情节性的话剧转化成情节性的话剧,从叙事前到叙事后转化成今天的蒙太奇的,把很荒唐的事情组合在一起,看上去没有联系但其实是有联系的。这些事情是不是跟今天人的思维有关系,今天人的思维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今天人的信息量太大了,一个舞台上要演出三个话剧同时排,没有时间。就像我们头脑一样,那么多的信息量使得我们今天的人变得非常的浮躁,很荒唐,很多事情,能不能把我们这些很荒唐的事情,从艺术上来讲、从社会发展上来讲、认识到这些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和参透这些问题,跨越这些问题。这是作为一个文化人,艺术家必须考虑的问题。

 

19.《时尚色彩》色彩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

周老师:我认为是有这几个方向可以去:第一个是城市规划,在上海的城市规划院里,新成立了个城市雕塑院,目前大家已经认识到了雕塑的重要性,公共雕塑艺术品对城市的重要性,公共艺术品的体量、形象、材料,在城市中所摆的位置,对城市都有很大的影响。今天中国的建筑,建筑上的装饰,过去的建筑上是没有装饰的,现在的建筑上有装饰,是因为人们对今天的生活和对今天的建筑是有要求的,我们所教出来的色彩设计的同学未来在城市的规划里必定会需要色彩设计这样专业毕业的人才,他很稀缺,像杭州的解放路已经按某一种颜色的规划改成了灰色,城市的色彩计划和城市的色彩设计对城市的形象有着极大的影响。 第二个是设计院,现在很多的设计师有很好的设计形象能力,但他们对建筑色彩的把握远远不够。色彩本身是有语言的,带有侧才倾向的。所以我们的学生就可以去那里。 第三个是还可以在高等院校中做更广泛的普及教育,今天的城市色彩和城市研究是很不够的,他们要做些专业的研究,在国际色彩研究上面会有中国人的专家从我们这里出现。还有一个我觉得去向是,现在的新闻媒体,如杂志,报纸,包括电视台包括网络有些对格式设计的很好,但是对色彩的把控程度相当不够,你到了欧洲去看人家的电视,在灰色系里面,把色与色的关系分的是那样的微妙,既不伤害眼睛,看起来也很雅;再看我们的电视,红的,绿的,光线照到什么程度,要么光线太强,要么光线太弱,这都是对色彩的掌控不够,所以我们的学生将来是大有作为。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西色彩设计科学研究院.盗版必究
地址:中国杭州学院路50号 E-mail:Zfca@163.com
Tel:086-0751-88272932 Fax:086-0571-28822802
常年法律顾问:林律师 史伟峰

 

 

 

访问次数:8259次